很多小孩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跟别人打架、学习不认真、爱捣蛋,让家长头疼不已。其实本身不是小孩的问题,而是我们家长应该去反省的问题。小孩只是不懂的那个道理,而不是天生就这样,需要家长耐心地鼓励与引导。
在小孩出现不可接受行为时,我们经常不是打就是骂。在小的时候也许对行为上改观会好一点,但是父母和小孩之间的亲子关系肯定不乐观的,导致长大后叛逆的性格,严重地就处处跟父母对着干,更不用说听父母的话了。
打完骂完之后,小孩会觉得自己就是个坏小孩,所以才会被父母打骂,他们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也没有去处理问题的意识。女孩子会有自卑感,觉得自己就是不行。行为不会有任何改变。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跟小孩要像朋友一样,不能把自己的情绪传递给她,从而给她一个不亲近的感觉。当出现问题时,及时搂住自己的脾气,不能开口就骂。也可以等一段时间去跟她沟通这件事情,因为有时候虽然没有大发脾气,不好的态度还是会在话语中体现出来。小孩是敏感的,可以体会到你是生气了还是不生气。
过后,就事情的发生,去追溯过程,引导小孩开口当时做这件事的想法和感受,如果情绪激动,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不好受的,用我们的同理心去对待他,这样对她以后情绪的识别与情绪的化解是有好处。因为在世上活着,一辈子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
以后怎么做高一点,让她自己开口,而非把我们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她,这样可以提高她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比在学校里学习还要重要地多的事。
在小孩的妈妈童年时期,培养好的习惯,提高各方面能力,跟周围人和谐相处,与家人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