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 草稿

难得放假空闲,我又拾起《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就端坐着在客厅里,晒着暖暖的阳光,静静地看完,内心很温暖,想象着小说结尾所描绘的场景:他们又一次牵起对方的手,走向海岸,两个小小的身影映在黑色浪花的背景下,越走越远……不禁一笑,从心底为哈罗德感到高兴。

其实结尾是在我意料之中的,即使哈罗德真的带着一份虔诚的信念只身来到奎妮的面前,也终究无法治愈她的癌症,扭转不了她病逝的结局。有时候我们坚持一件事,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或许这就是信念。我总觉得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少一些理性,多一些信念,有时有些唯物主义倾向并不是什么坏事。虽然奎妮还是病逝了,但是她是带着微笑平和地离去,而哈罗德与莫琳也冰释前嫌,找回了昔日相互扶持的心,这不得不归功于哈罗德的朝圣,所以有些事你只要去做了,真的会收获意想不到的东西,就怕你连去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哈罗德的旅途让我们回过头来面对自己的生命和挚爱的人。其实哈罗德走了一路,也想了一路,他记起了很多他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忘了的回忆,有些回忆让人很不舒服,但大部分都很美好。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丢下一切去经历一场心灵的洗涤与自我发现,但并不只有朝圣这一种方式让生命重新发光。年龄越大越发觉我们是会选择性记忆的,有些小美好竟不知不觉遗失了,无从拾起。为了不遗失那些我想记住的事,我选择了用日记这种方式来记录生活的点滴。现在偶尔翻看以前的日记,会惊奇的发现当时的自己看待问题的局限性!

其实我现在已经不记恨那些让我栽跟头的人了,但也做不到去爱他们。有次翻看我以前写的日记,字里行间竟流露出我被周围同事和领导认可的欣喜,那时的自己竟然把这种期待看得很重要,但我早已把这种美好的小期待遗忘在某个角落,就像哈罗德那样,现在的我已经对这一切看淡,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没有谁可以被所有人认可,并且可以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因为明白他们的存在历练着自己的成长,如果可以,我只想去给以前的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她:你是最棒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个短暂的寒假里,我阅读了《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 小说一一《群山四唱》,这是一本以战争为背景的小...
    Daisy仔仔阅读 2,910评论 0 1
  • 一个美国女作家给英国一家书店写信买书的故事,语序平缓,慢慢的感情累计读起来温暖亲切又感人,英国正处在萧条期,作家海...
    乐小逗阅读 2,656评论 0 0
  • “人 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
    盼儿_7bca阅读 3,297评论 0 6
  • 野生动物不会去锻炼身体,因为它们非常合理的运用身体。只要食物充足,动物们一定不会为了身体优美,而拼命把身体上的肉去...
    陈奕奕阅读 3,474评论 2 1
  • 跟久不见的家人朋友聊天,定会聊到女票的问题,现在升级了,婚姻。 心里“咚”一下,先没想到得赶快弄一女票,而是其他—...
    二道涯阅读 2,80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