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美文杂志近期的一篇文章,名字我也忘了。只是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
讲述的是五六十年代参加中考和高考的一位学生幼小的过往和青少年的经历。
那是一个一地一人文的社会,乡村有乡村的美丽淳朴,城市有城市的关系权谋,高校和单位又有各自看不见的操作,复杂难说。
文章描写的少年走着在社会中自己选择的“野路”,受尽了委屈。让我看到了六十年前社会的复杂多样与阴暗的一面。
不知现在如何呢?
就拿我来说吧,这二十年虽然没有深入接触社会,但是我所处的环境又怎么不是社会的大舞台呢?
我希望父母支持我,但是父母有他们的局限,他们能做的是有限的,不可能如我想象那般。
我错失了很多的机会,但何尝不是我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出去,没有对现实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没有用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呢?
但是有一点,得了这个重症大疾,我就更应该对人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知我所不能,而能我所能。
读那篇文章的时候,思维是漂浮的,虽然读懂了文章,但是思维跑偏是十次以上的,有些地方是不够用心的。
我在观察自己,那些飘飞或者嫁接的思想大多是属于想得到支持、认可,想把事情做对,想对伤害我的敌人给以报复,想发光发彩。
通过分析思维的轨迹,我发现了我的隐藏意识,它们还比较活跃。不知道这是不是在我运动冥想之后,有所进步的发现呢?
我回忆冥想的提示,让自己不要抗拒,接纳那些意识,不要强行的纠正它们,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文章的阅读。
我打算晚上就像这样拿来自由学习,一边学习一边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接纳自己。
至于考教师资格证,只能对工作偷个懒,下午不去上班,在家自学了,这个懒是必须偷的,我要为自己找一条出路,从我的“野路”走上大道。
这是人生的重大选择,还好有妻子支持我。
早上和下午前半程,就学习考试科目,上午上班,下午下半程练字静心,或者休息,中间运动一小时,晚上散步回家之后就自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