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在武器装备国产化上要交的学费还有很多

根据《简氏防务》近日发布的2016年全球防务预算报告指出,印度2016年的国防开支为510亿美元,同时简氏预测,到2018年,印度将可能成为全球第三大的军事开支国。

而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的印度,2016年度的国防开支约为506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第四大军事开支国。与之前不同的是,印度的国防开支除了用于武器装备的采购之外,还将着力推进本国武器装备的研发升级。自2014年3月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就开始着力提升本国制造业在国防开支中的比例。

印度工人在组装阿琼坦克

印度人的打算就是把主要从服务业和软件产业挣来的钱,用于印度本国武器的研发生产,之后带动军工制造业的发展,从而摆脱对武器进口的严重依赖。

2014年5月26日,莫迪批准的200亿美元的军费采购中, 90%就用于本国的军工领域。这200亿的账单主要用于采购6艘AIP常规动力潜艇、6艘核动力潜艇以及国产北极星通用直升机的研发项目。

然而事实如何呢?

印度的国防工业根本无力承担。就拿核潜艇而言,印度在核潜艇研制上已花费了约20年时间,虽然第一艘歼敌号已于2009年下水,但现状是刚进行了反应堆的海试运行,离正式服役还有一大段路要走,暂且不论6000吨的潜艇性能如何,6艘的制造数量就是印度军工所无力承担的。

面对军工企业的“不争气”,莫迪政府的做法就是强行要求军队采购,比如LCA光辉战机,阿琼坦克等。最终结果如何?近日,印度海军已明确表示LCA光辉战机上国产航母的可能性以备排除,而阿琼坦克早已成为国庆展览品,结果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国产LCA战机

另一个做法就是推倒之前的采购计划,要求进口武器必须在国内进行生产组装,打算通过组装来提高武器制造经验。

当然,印度领导层的心愿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想成为大国,武器装备无法自给自足这点就成为了致命短板。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印度人在武器装备国产化上要交的学费还有很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做的第一篇很多人只是看看,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花3-10分钟的时间按照那个步骤来试试。我不是什么大神,也不是很会...
    天言紫阅读 3,203评论 0 5
  • 昨天和一个学校社团的老乡学弟聊了会天,回忆了很多共同认识的人和事,聊了聊各自的近况,然后聊到了关于每天都在会做什么...
    简单等于happy阅读 1,3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