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后,在柴桑举行丧礼。孔明专程赶来吊孝,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临走时,碰到一个人。那人一把揪住孔明说到:“你气死周瑜,现又来哭丧,你这是欺负我们东吴没有人了吗?”(“汝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欺东吴无人耶!”)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庞统,道号凤雏。
孔明和庞统交流片刻,留了一封推荐信给他,并嘱咐道:“你留在东吴,我估计孙权也不一定会重用你,如果有意愿,你可以来荆州,咱们一块辅佐刘皇叔,此人宽厚仁慈,一定有你展示的平台。”(“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
按照周瑜的遗言,鲁肃需要接任周瑜的岗位,鲁肃觉得自己不行,无法胜任。他也想孙权推荐了庞统。孙权也早已听说此人,高兴的约见。庞统的第一印象与孙权想象的有很大落差,首先是相貌,“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就是庞统长得不咋样。人的第一印象往往由相貌来决定,其次才是才华。在芸芸众生当中,有才华又一表人才的人是少数的,长得又俊,人又有才华,这仿佛就走到一个极端,比如诸葛亮就是这样的,英俊又有才华。相貌极其丑陋的人也是极少数的,相貌丑又有才华这仿佛又走到另一个极端,而庞统估计就属于这一类了。芸芸众生大多数属于相貌平平,中等长相,或者是大众长相。庞统的长相在庞统求职时给孙权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孙权的心里反映是“不喜”。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
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
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相貌不好,如何用才华去弥补,这也是一个问题。孙权本来就已经对你的第一印象不好了,刚刚失去周瑜,而你偏偏又进行这样的对话。那你到底是想来还是不想来?想来,连这个都不注意?不想来,干嘛还来?
孙权得出的结论是,“狂士也,用之何益!”
之前提过,鲁肃的底线是孙刘结盟不能破,不管是哪一家变强,都是这个联盟变强,这样曹操就不敢南下。鲁肃写了推荐书,推荐他去找刘备。(肃曰:“某当作书奉荐,公辅玄德,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
庞统又来到刘备这里,刘备见到这个人,和孙权的反应相似。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庞统也很奇怪,名声远扬你不说,有推荐信你也不拿出来。但也许这也是庞统的计策,容易得到的往往不会珍惜,千呼万唤始出来才是珍宝。
我们所要记住的是不以貌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