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在行动:挥斥方遒,浓墨觅光,传承的灯火永不熄灭
毛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在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现在科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知行合一,实践求真”实践队于7月20日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开展了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体验并爱上毛笔书法,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队员在阐述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孟翔供图
毛笔起源在6000年以前,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就可以看到有毛笔使用的痕迹。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能找到毛笔存在的遗迹。根据《史记》的记载,大多数人们认为蒙恬是毛笔的始祖,他创造了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的毛笔。如今,随着科技和技术等的进步,毛笔的用材也随之丰富起来,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湛。为了更好的传播毛笔文化,实践队来到当地社区给小朋友们介绍传统文化并指导孩子们练习毛笔字。在给孩子们介绍毛笔的来历、发展和结构等内容时,他们都展现出极大的兴趣。
图为实践队员在介绍文房四宝。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孟翔供图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传统书写和数字化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的今天,不少人认为大家现在越来越依赖于键盘,对于中国书法的传承是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的。这些人都只看到了书法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作用,却忽视了它背后蕴含着的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从艺术价值的角度来看,中国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书法家通过毛笔的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等技法,将个人情感、审美追求以及宇宙观、人生观融入笔端,创造出形态各异、气韵生动的书法作品。这种艺术形式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创造力。再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书写练习,人们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书写过程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这种对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是键盘输入所无法替代的。书写毛笔字需要高度的专注与耐心,要求书写者心手相应、意气相随。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人们不仅可以提高书法技艺,更可以培养静谧、平和的心态,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因此,毛笔书写被视为一种精神修养的工具,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数字化和汉字书法之间并不是尖锐的对立,而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毛笔文化、中国书法。
图为实践队员在和小朋友交流心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孟翔供图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员认真对待每一位小朋友,对于他们提出的问题都认真解答。小朋友的态度也都十分端正,特别是在进行毛笔字实训的时候,牢记了实践队员刚刚所讲的握笔方式,提笔顿笔等方面。通过讲解和不断地训练,小朋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展现了极大地兴趣,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毛笔字也在不断地练习中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孩子们是祖国发展的未来力量,从他们入手,引导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进而影响家庭,再影响到整个社会。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不仅使实践队员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了毛笔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底蕴;也让孩子们成为了毛笔文化的传播者和发展者。在未来,实践队将继续致力于毛笔文化的传播,让更多人意识到其深刻的价值和意义。(通讯员吴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