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 第一卷 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

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

毛主席这篇报告是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而写的,当时湖南是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毛主席在湖南做了三十二天的考察,最后写出了这篇报告。

毛主席的这篇报告可以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阐述了湖南农民运动的大致情况;
  • 第二部分,纠正了党内外对于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
  • 第三部分,总结了农民运动做成的十四件大事,为农民运动正名;
02-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png

湖南农民运动的大致情况

湖南农民运动已经兴起,短短几个月内,湖南半数的农民都已经组织起来,加入的农会,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很多地方土豪劣绅已经被打到,农会成为了实际上的权利机构,甚至一些土豪劣绅还花钱请求进农会组织,革命当局并没有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反而做出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的处置,针对这种情况毛主席对革命当局提出了三个选择,第一是站在后面批评他们,第二是站在前面反对他们,第三是站在前面领导他们。

纠正党内外对于农民运动的错误看法

“糟得很”
这种观点主要是中上层社会以及国民党右派的观点,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农民运动实际上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封建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基础,打翻这个势力是革命的真正目标。

所谓“过分”问题
有些人说农民协会做法有些"过分",例如去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家里杀猪出谷,去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床上滚一滚,捉人戴高帽等,在农村造成了一种恐怖现象。毛主席认为这种恐怖现象主要是针对土豪劣绅,他们历来凭借势力称王称霸,践踏农民,才会有这种大的反抗,而且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运动,农村革命是农民阶级推翻地主阶级的权利的革命。每个农村都应该造成一个短时期的恐怖现象,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

所谓“痞子运动”的问题
主要是土豪劣绅以及国民党右派的观点,因为农民运动打破了几千年封建思想观念,之前农民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现在农民开始领导地主了,从前是地主站在农民头上,现在是农民站在地主的头上,他们觉得反常了。

革命先锋,农民对农会的态度
农民中有富农、中农、贫农三种,对加入农会的态度也不一样,富农消极加入,即便是农会已经势不可挡,也只是把家里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写在农会的名单上,他们怕“抽丁”;中农的态度是游移的,最开始抱有怀疑态度,等到农会势力大盛的时候积极加入;贫农又包含次贫和赤农,相对来说对农会的积极性更高(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们没有土地也没有资金,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而这部分贫农占到农村人口的70%,是农会的中坚力量。

农民运动做成的十四件大事

  1. 将农民组织进农会里 ------ 农会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 政治上打击地主 ------ 从农村的社会地位上把地主权利打下去,把农民权利长上来;
  3. 经济上打击地主 ------ 减租减息、不准退佃;
  4. 推翻土豪劣绅的封建统治 ------ 把权利收归农会;
  5. 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 ------ 将地主阶级的武装收归农会,并建立梭镖队;
  6. 推翻县官老爷的衙门政权 ------ 凡是取决于县长和革命民众团体联合会;
  7. 推翻族权、神权、夫权 ------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封建的宗法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的四大绳索;
  8. 普及政治宣传 ------ 政治宣传普及乡村;
  9. 农民诸禁 ------ 禁止牌、赌、鸦片,有些地方甚至禁止花鼓,轿子,养猪、鸡鸭、禁止酒席;
  10. 清匪 ------ 这一点也得到了土豪劣绅认同;
  11. 废苛捐 ------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12. 文化运动 ------ 办学校、夜校普及教育
  13. 合作社运动 ------ 负责统一买货、卖货、信用借贷
  14. 修道路修塘坝 ------ 命令强迫地主修路修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