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类与对象?
所谓对象就是真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与实体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每一个实体都是一个对象,它是一种具体的概念。
类是具备某些共同特征的实体的集合,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用程序设计的语言来说,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它是对所具有相同特征实体的抽象。
2. 什么是属性与方法?
不同对象具有相同特点,就可能抽象为一定的类,那么这些特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对象静态状态的,就是对象的属性,在程序设计中,可以称之为变 量;另一类是描述对象的动作,就是对象的方法,在程序设计中我们称之为函数。属性和方法是一个对象所具备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后面编程工作的核心。
3.什么是OOP?
OOP是Object_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对象编程)的缩写。这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以前的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指的是用对象的观点来组织与构建系统,它综合了功能抽象和 数据抽象,这样可以减少数据之间的耦合性和代码的出错几率。使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可以使得软件开发者按照现实世界里人们思考问题的模式编写代码,可以让软件开发者更好地利用代码直接表达现实中存在的对象,将问题空间直接映射到解空间!
4.什么是类?
类:即class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专门用“类”来表示用户定义的抽象数据类型(user_defined abstract type)。它将具有相同状态、操作和访问机制的多个对象进行了抽象。类具有继承、数据隐藏和多态三种主要特性。利用类的这三种特性可以更好地表示现实世界中事物。类是同一类对象实例的共性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化。对象通常作为计算机模拟思维,表示真实世界的抽象,一个对象就像一个软件模块,可以为用户 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可以改变对象的状态、测试、传递消息等。类定义了对象的实现细节或数据结构。类是静态的,对象是动态的,对象可以看作是运行中的 类。类负责产生对象,可以将类当成生产对象的工厂(Object fac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