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投资领域的第一原则看待创业的本质

聊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那位牛逼人。提起哥伦布就不得不说他的冒险精神,技术落后的时代,竟然组织人手探索新大陆。难道就不怕一直找不到陆地、行至粮草枯竭吗?

其实这里头隐藏着一个故事:哥伦布是一个算术很差的人,首先他坚信地球是圆的,所以只要一直朝一个方向走就终会回到起点,第二,他凭着自己的那点蹩脚的数学,把地球周长给算了一下,算出来的一个数字实际上只有地球周长的八分之一。

换言之,哥伦布算出来的赤道长度只有5000公里,那么只需要走大概2500公里就能抵达地球另一半的印度和中国了。

所以,在哥伦布自己看来不是一个冒险的事情,他只是坚定的遵循自己的思考结果罢了。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说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踩了狗屎运,而是想说:冒险常常是他人对冒险者的理解,而不是所谓“冒险”成功的人的行动。

相信你从小到大,一直被这样洗脑过:想赚大钱?那就得有冒险精神!

不知诸位是否看过医生做手术?我曾有幸在体制内见过一个视频。医生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感觉毛骨悚然,在我心底:他怎么这样做呢?万一要是错了呢?

但其实呢,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看,首先,他的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冒险;其次,他就是被高强度训练来完成观察者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的;还有就是,他是专家,他知道什么危险什么不危险,他知道怎么做是真正的冒险,他更应该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效地避险……

于是,在整个过程中,观察者时时刻刻“体会得到”各种危险,心惊胆战,觉得行动者在不断冒险,最后因为冒险而成功。

可实际上,行动者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避险上,而不是如何冒险上。

于是,当我们看到有人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时候,他们若是“经验丰富”,那所谓的“经验”,更可能是“避险经验”,而不是“冒险经验”;而如若不经提醒,我们这些观察者就可能出现理解偏差,误以为人家所拥有的那丰富的东西是“冒险经验”。

其实绝大多数成功的创业者,他们都是精于规避风险,而非乐于冒险。

投资则更是一个比拼避险才能的领域。

现在大家熟悉的概念“风险投资机构”,就是一个普遍被民众误解的概念。连很多一线创业者最初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曲解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和个人。他们最常说的话可能是这样的:你不是风险投资么,没风险干嘛让你投资啊?!

这是最典型的“望文生义”。“风险投资”其实是锁定一个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然后在那个领域里投资很多有可能超速增长的初期企业,以期得到最大化的收益的同时,从概率上保证总体风险降到最低。

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最懂如何“不冒险”的。而风险投资的模型设计,也是为了避险,而不是冒险。

所以,我们平时开车,生活亦如是,投资、创业均如是——只要涉及到人身与资本,我们最好记住两条原则:

1.安全第一;如何避险,更多的可以百度“联合管投”。

2.成为专家:锤炼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学习什么,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然后像专家一样思考、决策、行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以下内容大部分源自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和吴伯凡“日知录”。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人删除。 一谈起哥伦布,我们...
    蔡书腾阅读 354评论 0 2
  • 投资的刚需是避险 李笑来 2016年12月19日 相信你从小到大,一直被这样洗脑过——反正我自己确实是被这么洗过的...
    格式化_001阅读 228评论 0 0
  • 這兩天,上午、下午奔波於各個法庭,跟著或資深、或年輕的法官,旁聽她們的庭審。選擇的都是婚姻案件,一方面是想學習法官...
    如心1976阅读 173评论 0 0
  • 有时候,事情发生了改变,就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了。这就是生活!生活在变化,日子在住前走,我们也应随之改变,而不是在...
    青春来不及等待阅读 645评论 0 0
  •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 心浮躁了许久,浮躁的时候总感觉灵魂不安定,不能静静的思考,成为情绪的奴隶,做出很...
    凯蒂和塔莉阅读 271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