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向学,永无止境

    回乡下老家,拿了两大包行李。小住几天备用的东西还真不少。但其实有一包就是书。这已习惯成自然,每次出行处携书而行。主要是着迷书籍带给我新奇的心历旅程吧,也可能胆小怕被时代淘汰吧!多读书总壮壮胆,多少增长点底气哟!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知识改变命运,增强学习力,才能竞争力。这是做为师者的我常常对学生的口头禅。这也是在自身身上鲜活的案例。从农村到城市户口的转变,从乡镇到城区,从教学的小白,到成为区骨干,区优秀教师,区优秀班主任,都得感谢学无止境带来的一路生花。

  如今的社会更是知识迅猛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做为学习型的教师,更警醒自己的是_更新知识,与时俱近。我有点怕被前沿的尤其是服务于教学的先进理念抛弃,人工智能的高效率助力教学。所以如同我们的生理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社会经验,我们的智慧也应该每天得到更新,一天不洗脸,一个星期不洗澡,我们会觉得不舒服,要更新!今天应该比昨天进步,明天应该比今天进步,每一天都有进步,每一天都有成长,不断的更新自己。

  同时也更注重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的聪明才智深化到培养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上来,如果教师所说的讲的话,善于激励学生投入创造性的能力精神,那么学校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理所当然,生活中也将不会有一个不幸的人。想想对写作日更的坚持,自己不就是得益想象力特别丰富的馈赠吗?而做为老师,我更希望看到学生从不问到敢问,从敢问到善问,问得精,问得深,问得有价值,有水平。因为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提问的价值时,才能自觉主动的从问题中求取智慧,获得发展。也只有这样的学习才能够培养出胸有实能,富有良策的创造性人才。这就是巴尔扎克为什么会说:打开一切学科的钥匙都毫无意义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人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问,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去问个为什么。浅层次是一群爱问的学生带来的师生思维碰撞的喜悦,深层次都是学生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的突飞猛进。想象下,全国的学校都牢牢地将创造性学习能力播种,未来的人才济济将是国之所幸!

    所以既为师者,就有责任将这些学习的重要性告诉学生,同时做好引路人,做好学习楷模,教学相长,既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生而有涯,而知无涯,吾辈全力以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