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后的第一晚对孩子来说是难忘的一晚,这一天孩子真正地由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这一天中,孩子见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他们对小学的生活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心里肯定会有复杂的感受,可能有惊喜,有兴奋,也可能有失望,有畏惧。在孩子入学后的第一晚,家长要与孩子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沟通,以此来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那么在孩子入学后的第一晚家长应如何做好与孩子的谈话和交流呢?
家长在与孩子谈话前先要弄清楚孩子发现了哪些变化。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升入小学是一件既新奇又紧张的事情,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经历。入学后孩子会接触到一种全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考验。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能在校园里过得开心快乐,而每一位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此重要的时期,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在升入一年级后身心都会经历哪些变化,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1.学习任务的变化。 入学前,孩子每天的幼儿园生活以无忧无虑的玩乐为主,学习任务相对来说简单得多;入学之后,除了白天在校要有比较多的学习任务外,回到家还要继续学习,玩乐的时间大大减少。
2.个人角色的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可能处处受到老师的细心呵护。回到家中,更是受到家中长辈的百般呵护。 而进入小学后,他们所处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再是被大家捧在手心的“小太阳",“小公主”。他们已经是学校和班级中正式的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群体约定俗成的规则,制度,如校规,班规等,还要在集体中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如按时值日生
按时出操等。学习也占据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时间。一年级的孩子发现自己的角色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一定是又好奇又紧张的。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应该多多关注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的沟通与引导。
3.交往群体的变化。儿童在入学前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家庭成员,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密切,而与外部成员的交流较少。此时他们的各种行为都受到家长的指点和引导,对家长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性不够。进入小学之后,孩子的交往群体更多地指向老师和同龄人,毕竟一天中精力最旺盛的时间都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在这八小时中,孩子由对家长的依赖慢慢转向了独立的自我生活。 如在学校中,他们要学会独立地完成作业;上课时,要独立思考,举手回答问题;课下要与同学共同玩耍,相处。 他们的交往范围比幼儿园时期也有了明显的扩大。 同学之间的交往,老师之间的交流,这些无一不在增强着他们的交往能力,延展着他们的交往范围。
4.身心的发展变化。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六岁是孩子从“主动对内疚”到“勤奋对自卑”阶段的转折点。儿童的心理在这一时期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从过去“受保护”,“依赖者”的角色,逐步过渡到了一个尝试独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开始减轻对父母的依赖,同时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开始用勤奋的学习来减轻自卑感,来争取获得自我和他人的肯定。另外,儿童在入学初始阶段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在幼儿园熟悉的老师,小朋友被新的老师和同学取代后,容易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感。在幼儿园阶段,教室里的桌椅摆放较为随意,孩子们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和休息,娱乐时间,但是进入小学之后,桌椅的摆放有规定,一般都是整齐地朝向黑板;休息,娱乐时间也相对减少。因此,家长要多关注刚入学的孩子的心理,及时做好心理辅导,多和孩子交流,并要通过高效而有趣的训练使孩子迅速适应校园生活。
针对上述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期的心理和环境的变化,我们建议家长在与孩子进行入学后第一晚谈话时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耐心询问孩子八个问题
孩子第一天入学,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体验和感受。家长可以在接孩子回家后,先给孩子吃点东西,让他放松一下,然后拉着他的小手问他一些问题:
“今天你抬头挺胸地走进教室了吗?”
“今天你在学校里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了吗?”
“你是小学生啦,班里有很多同学吧?你交了几个朋友呀?"
“上课时背挺直了吗?”
“老师们一定很喜欢你吧?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你的班主任和学校的老师好吗?”
“你感觉小学怎么样啊,你喜欢小学吗?”
家长在问孩子问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先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语气要轻柔,不要让孩子有被训话的感觉。
第二,和孩子共同探究一些问题
小学阶段是孩子开始正规学习的莫基阶段,尤其是一年级,不仅是孩子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入学的第一晚谈话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探究一些问题,从而引起孩子的注意。比如:
“你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真是了不起,你觉得每天放学后都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可是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好的,你觉得自己能坚持做一个好学的孩子吗?”
“如果在学校里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知道向谁求助吗?"
“在学校里你会结识很多好朋友,你觉得应该怎样和他们进行交往呢2,
家长抛出问题后,可以先让孩子回答他的做法,然后家长可以顺便给孩子讲讲自己上小学时的经历,多讲一些自己上学时的有趣的事情,让孩子点生共鸣,这样孩子就会更容易接受你给他的建议。
第三,适时地夸奖和鼓励孩子
家长朋友,你平时都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夸奖你的孩子呢?一般说来,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来夸奖孩子:
1.“你真棒”。这是一种个人取向的表扬。这种夸奖是针对儿童个人特质东 的夸奖,比如当孩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有些家长会直接用“你真棒”,“你主真聪明”等话语来夸奖孩子。 其实这种夸奖对孩子并没有太大的激励作用,
还有一些家长滥用这些溢美之词,孩子不论做好了什么都随便地夸赞“你真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做才是更好的,做事情的认真程度不会提高。
2.“方法真好”。这是一种过程取向的表扬,是针对儿童在做事过程中的表现所做出的鼓励性的评价,比如“你的方法很好”,“你想了很多办法”。这种夸奖起到的效果是十分不错的。因为儿童听到了父母的这种夸奖,往往会不自觉地也将注意力转向过程方面,在今后娱乐,玩耍,学习时更多地注重方法的应用和问题的解决,而并不是将心思花在如何赚取表扬和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上。这样的孩子,遇事会多动脑思考,会特别注重过程性的经历和体验。
3.“完成得很好”。这是一种结果取向的表扬。也就是针对儿童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的夸奖,比如“你这次的任务完成得很棒”,“你这次作业做得很认真”等,这种夸奖的效果比过程取向要差一些,如果家长仅就单次的结果去夸奖孩子,可能会使孩子觉得结果是最重要的,他在做事时,往往会忽视过程性情感体验,并且认为“如果结果没有达到预期,那么过程定儿意义的”,这种思想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挫败感,不利于自信心的培养。
介绍了上迷三种夸奖方法之后.家长朋友肯定很关心第一晚上应该如何关心你的孩子,应该如何夸奖你的孩子。
孩子今天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也算是他是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所以当你的孩子开心地与你谈到他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校园里度过了有趣而富有意义的第一天时光时,家长应该竖起大拇指,毫不吝惜自己的表扬和赞赏,尤其注意要采取过程取向的表扬。比如,当孩子告诉你他是第一个起来作自我介绍的学生时,家长应该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并且用喜悦的口气说道:“真的吗?看来你已经战胜了自己,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了,妈妈真替你感到高兴!”而不应该只说:“是吗?你真棒!"
当孩子流露出对知识的恐惧,对老师的害怕时,家长也应该用缓和的语气安慰孩子,可以这样说:“你现在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今后就要和那么多新老师和新同学一起学习知识,快乐成长,爸爸妈妈都替你感到高兴。可能是老师今天太忙了,所以脾气会大一点,其实老师是非常喜欢小朋友们的,只要你今后认真听讲,听老师的话,老师肯定会对你很好的!”
第四,帮助孩子适应学校规则
一个懂得遵守各种规则的人,才会更好地被这个社会所接受。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遵守规则的人。 尤其是孩子刚上一年级,可能什么都不懂,就更需要家长的指引。一旦孩子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不遵守学校规则的坏印象,再想改就费力多了。孩子入学的第一天晚上,家长就应该对其进行规范教育。家长的方式可以很灵活,但是注意一定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
1.举朋友孩子的反面例子。家长可以用拉家常的方式和孩子说起某个朋友的孩子当年上一年级时的经历,可以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当年那个孩子因为刚上小学时没有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一开始被老师和同学当做是坏孩子,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才慢慢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家长在描述的时候要观察孩子的反应,并可以让他参与进来,一起评价那个孩子的做法。这其实就等于是现身说法,家长虽然没有要求自己的孩子怎样做,但孩子肯定会明白哪些做法是不好的。
2.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可以和孩子过家家,让孩子当老师,家长当调皮捣蛋的小学生,家长可以把自已孩子平时可能干出的调皮事情进行教育
第五,注意谈话时的态度和方式
1.制造和谐宽松的谈话气氛。在孩子入学后第一晚的谈话中,制造一个和谐的谈话机会能让孩子最大程度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如果父母总是板看脸,用审问的口气,那么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会慢慢拉大,不愿意向父母讲心里话了。在谈话的开始,说句笑话,或者父母先讲一些令人高兴的事情,孩子也会慢慢打开心扉,向父母讲述一天中的学习生活情况。
2.善于抓住谈话机会。当孩子向你讲述开学第一天的各种情况时,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善于从孩子的讲述中捕捉到需要了解的信息。同时要善于追问,在追问中获得进一步了解,这种情况下,最容易获得真实有效的信息,利于家长对孩子下一步的指导。
3.选择适当的谈话方式。孩子们有的性格内向,有的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只需父母开个头便可以滔滔不绝;内敛的孩子则需要父母经过一番引导铺垫才会向父母吐露真情。对于性格外向的孩子,我们建议父母在谈话时可以开诚布公地向孩子表明要谈的话题以及父母的态度。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可以先讲一讲自已小时候上学第一天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兴趣,从而开始讲述自已的第一天小学生活。
4.态度和蔼,消除戒心。家长在与孩子进行谈话时,要态度和蔼可亲,以消除孩子的戒心,使孩子知道,家长愿意做孩子问题的解答者和生活的指导者,切不可用这样的口气与孩子说话,如“你今天犯没犯什么错误”“你的表现真让人失望”。此类话语只能使孩子层层设防,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如果孩子此时不愿意谈,可延缓谈话时间,选择造当的时机再进行谈话。如果孩子急于表达,家长此时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与孩子真诚交流。
5.掌握谈话时间。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家长与孩子进行谈话时要注意控制好时间。长时间的谈话,不仅无法抓取重点,而且会使孩子认为家长很唠叨,从而产生厌烦心理。 谈话时家长应把握“不求长谈,只求效果”的原则,让孩子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让自己听到最想听的内容。
总之,家长若能在孩子入学后的第一晚认真地和孩子进行交流,便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也会为孩子美好而灿烂的明天做好最基本的铺垫。
本文摘录:苏静、孙彩红《新生来了》,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