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一座城市?博物馆会给你最好的答案。所以,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逛一逛。一来可以对当地的历史有所了解,二来也可以看看丰富的藏品,增长一下见识。
来乌鲁木齐之前,我没有做过任何旅行攻略,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博物馆,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一站。这座博物馆最为有名的恐怕就是以“楼兰美女”而闻名天下的古代干尸展览了吧。
乌鲁木齐位于东六区,和北京相差两个时区,尽管使用的是北京时间,但实际行程安排都要往后推迟。当地人生活和工作都比内地晚一些,毕竟早上八点过天才亮,十点半上班也是正常。所以各个景点的开门时间都较晚。
抵达博物馆时正好十一点,我推着齐齐从安检口的绿色通道通过,刷了身份证后就进入博物馆了。因为是工作日,且时间还较早(相当于内地的九点),参观的人不多。我们就一个展厅一个展厅慢慢看。
目前开放的一共有四个展厅,一楼是《西域历史的记忆——新疆历史文物陈列》和《新疆民族风情陈列》,二楼是《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和《艺成天工,指尖旋舞——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我们先进入《西域历史的记忆》的展厅。这个展厅非常大,集中了新疆各地出土的各个时期的精品文物,而且还有各种沙盘、照片、图标、模型、人物复原像、拓片、历史文献等,还有多媒体LED屏在播放着视频资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新疆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新疆从原始社会历经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概况。
我尤其喜欢这些陶瓷展品,从粗糙到细腻,从质朴到精美,从纯陶土颜色到五彩缤纷。还有很多精美的木雕,画着胡人面容的镇墓兽和彩绘木佣,以及色彩鲜艳、颇具唐风的绢画。很多藏品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现存最大最精美最完整的唐代木雕彩绘踏鬼天王,还有那幅禁止出国展览的“镇馆之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实物未展出,仅为图片)。
到了这里,才遗憾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学历史,对西域文化没有更深的了解。
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所在的新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或许它的历史并不如陕西、河南等地那样深厚悠久,但多民族在此交汇所形成的多元文化,给这里带来了非凡的创造力。曾经有多少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又有多少西域故国在此发展壮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今他们都已被黄沙掩埋,我们只能从这些文物上去追忆那些往日的辉煌。
第二个馆是《新疆民族风情陈列》,通过蜡像、民族生活场景复原等方式,展现了在新疆生活的主要民族如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满、俄罗斯、塔塔尔等民族的民俗风情。
这些蜡像做得很逼真,尤其是右下角那位摄影师。我刚进入展厅时见有人在那里拍照,还以为是工作人员。逛完展厅出来时见他还在那里,才发现是蜡像。平时生活中很难接触得到这些少数民族,更不可能了解到他们的日常生活。看看这些蜡像和介绍,也算是增长了见识吧。
从民族风情馆出来,我们上了二楼,先进入“干尸陈列馆”。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为干尸的保存提供了先天的优势。展馆内展出了数具出土自新疆各地的干尸,保存完好,尤以“楼兰美女”干尸最为著名。展馆内还有大量随葬精品文物展览,比如精美的镇墓兽。(为了不吓倒读者,干尸照片就不放了)馆内还对这些古人的生活场景进行了复原,做得栩栩如生。
可能有人会觉得害怕吧,毕竟那是干尸。其实没什么的,博物馆里一直有游人,尽管不多。还有不少保安在里面。再说,对逝者心存敬畏,不以猎奇观之,就没什么好怕的了。
最后一个馆展出的是“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
这是我第一次在博物馆亲眼见到文物修复工作台。整个展览汇集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超过一百件,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前后对比,才发现文物修复的工作之艰难和重要。展览分为壁画、纺织品、金属器、纸质文书等,每个展区都有一台电子终端播放着此类文物修复的详细过程。
很难想象,一团破烂不堪、一碰就会掉渣的步团会是一个由黄金丝绒绣成的“片金棉布枕”;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堆破碎的看起来毫无规律的石头残片在文物工作者手中最后会变成精美的佛教壁画。
真的很佩服这些文物修复者的耐心和细致,给了这些珍贵文物的第二次生命,让它们得以重见天日,并出现在大众眼中。
从博物馆出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让齐齐学好历史,才不至于像我这样逛博物馆都只会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