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家,就这么多事,害,回来干啥啊!”老爸挂断电话,一阵叹息。
“这才是一个家啊,老爸,出门在外再没有这么多事了。享受在家的这份喧闹吧。”
刚去姥姥家,因为金钱的事被姥爷一阵骂。姐姐一家人刚从我家走,还没20分钟,电话那头就传来他们小两口吵架的声音。
还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家是凌晨接机的喜悦
十一国庆中秋双喜庆,我心里多了一份淡定。囊中的羞涩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决定在家好好休息,闲适中读一两本好书,看一两部好电影,晚上和好友出去兜兜风,也是很惬意。
在得知爸爸妈妈6号要从外地回家,我心里自然多了一份喜悦,那是家人团聚的心欢,更是思念的的人的出现。
于是我早早地8点多就开始在机场等待她俩的回来,期待见到第一次坐飞机的二老,看看他们是什么感觉。在定好宾馆和夜宵之后,我又在机场出口“站岗”半个多小时,目不转睛的扫视着门口出现的每一个人,担心看不到他们,甚至看见非常漂亮的小姐姐都忍住不看第二眼。终于,他们出来了,大老远的我就举起手,看见妈妈往我这扫了一眼,我还以为她没看到,又继续扫寻爸爸的身影,他被安检人员要求去扫健康码去了。又看了半天,发现妈妈不见了,突然身边就多了一个熟悉温暖的身影,哈哈哈,还是那么亲切,我忍不住抱了抱她。
后来回到家之后,他们和亲戚聊起天自豪了许多,“儿给订的机票,飞机便宜。哎,飞机没啥好坐的,嗡嗡声太大了,震得耳朵眼子疼。”
这也许是父母的一种“虚荣”吧,喜欢正话反说。在机场带他们回宾馆回家的路上,我一路把行程住宿安排妥当,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出门能照顾他们了,同时我也觉得自己能力还很不足,还要更努力才行啊!
家,就是再困再累,见到久违的笑脸后,一切都春暖花开了。
家是母亲的抱怨,儿女心酸后的体谅
姥姥在8月份生病了,我们三个舅舅每个人兑1万块,他们说,“云,你在那好好照顾咱妈就行了,钱就不让你兑了。”可钱在这个现实的社会,是最好的通行证。金钱可以让人衣食无忧,向善而生;也可以让人衣不蔽体,心生恶念。大舅在照顾姥姥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金钱最多,多少忽略了家庭。多多少少引来大妗子的抱怨,因为姥爷他们二老住在大舅县城的房子里,多少要看大妗子的脸色,他们一辈子又是性格很要强的人。于是他们二人想着,如果手里有钱,现在出来租个房子多好,也不用看孩子脸色了。后来又一想钱都哪去了,哦,前几年我们家买房子借了我姥姥很多钱。
导火索就是这样,后来我父母去姥姥家探望他们,他们把所有的委屈全部变相撒到我父母身上,说我爸妈什么也没有付出,让他们还钱。
我妈妈自然很委屈,明明在我姥姥面前端屎端尿伺候了她一个月,吃不好睡不好,那也去不了,现在反而说我妈妈什么也没付出,难道没有兑钱就没有一点好处了是吗?我爸爸受不了这个气就和姥爷顶撞了几句,差点还挨了姥爷的打。
回家第一天,妈妈就哭了一下午,我们理解她的这份委屈。我们孩子在她旁边默默的听她道苦,再没有了以前的那种不耐烦,能听听妈妈发牢骚也是一种幸福啊。后来我们又说说笑笑故意引开话题逗他们开心。可解铃还需系铃人,就算表面他们开心了,可心结没有打开,他们不会开心的。
后来我妈妈想通了,“他们两个老人肯定也是缺钱了,明天去给他们送1万块去,姥姥又动了手术,身体情况不太好,能多照顾几年是几年吧,要不然等人没了,为了省这点钱自己会痛苦一辈子的。”她受得委屈最大,又反过来安慰我爸爸。再后来她就不停的和我姥姥打电话。
妈妈无论年龄多大,在我们面前多坚强,她还始终是我姥姥的孩子啊。
家就是互相爱着对方,就算受了委屈,也尽量想对方的难处,互相包容。
家是每个人各司其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妈妈骨子里要强,爱闹爱笑,又多愁善感,回忆往事。爸爸很疼爱孩子,不善于表达,遇见事还不如我淡定,容易偏激暴躁,动辄破口大骂。姐姐把她在家里形成的忍让,带到了婆家,受了委屈也不回像泼妇一样和他们家人顶撞,只能自己在朋友圈发发牢骚,或者和我爸妈讲,我们怕越搅越乱,也只好好好安慰她,毕竟他们还是要好好过日子的。我呢,我的双眼看透了太多的事,反而觉得自己和空气没什么两样了,越发佛系,唯独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
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掌心宝,就算受了委屈第一时间也是哭着喊:“妈……”夜里,醉酒微醺的我姐和我哥吵架,第一打电话给我爸妈,估计也是想,“我爸妈回来了,你还欺负我,看他们不收拾你,哼!”
啊,这就是家啊,自己做的饭菜再可口,也比不上妈妈做的一碗面条。自己在外受了委屈也要假装坚强,越发能体会父亲的辛苦。对兄弟姐妹多一些包容和忍让,努力让家庭的气氛更活跃一些,平淡中泛着些许美好,这就是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