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整理衣柜,翻出件洗得发白的旧毛衣。袖口磨出的毛球蹭过手背时,眼泪毫无征兆地掉了下来。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不过是去年冬天加班到凌晨,裹着这件毛衣在地铁口等车,风灌进领口时打了个哆嗦,却收到妈妈发来的消息:“锅里炖着汤,回来给你热。”当时咬着牙回了句“不冷,别等我”,转头就把脸埋进毛衣里蹭掉了要涌出来的湿意。
总觉得成年人的眼泪该有“分量”。被上司指着鼻子骂错处时不能哭,怕显得扛不住事;跟朋友吵到红脸时不能哭,怕落得“矫情”的话柄;甚至走在路上被自行车剐了下,也得先扯出个“没事”的笑,等对方走远了才敢低头揉淤青。
就像给气球拼命打气,明明已经鼓得发亮,还在硬撑着说“再加点,还能装”。
可那天盯着毛衣上的毛球,眼泪砸在布料上洇出小印子,心里反倒松快了。像堵了很久的水管突然通了,那些藏在“我没事”“没关系”背后的委屈、疲惫、想家,顺着眼泪一点点流走了。
想起有次跟闺蜜视频,她正对着电脑改方案,突然就红了眼眶。不是因为甲方难缠,也不是因为改了十版还没通过,就只是看到桌角放着半块没吃完的蛋糕——那是她生日那天买的,本来想庆祝下,结果忙到凌晨才想起,奶油早就化了。
她边掉眼泪边笑:“你说我这哭点是不是太奇怪了?”可我看着她,突然觉得那眼泪比任何时候都可爱。那不是软弱,是她终于肯对自己说:“累了就哭会儿吧,不用装。”
我们好像总在学“坚强”,却忘了学“放过自己”。加班到头晕时,允许自己掉两滴泪再继续赶工;被人误解时,允许自己躲在楼梯间接个电话,对着空气叹口气;甚至看到路边小狗摇尾巴,想起小时候养的那只,也允许自己停下来红会儿眼。
就像给气球放一点点气,反而不会炸。那些没忍住掉下来的眼泪,从来不是认输,是在悄悄给心松绑啊。
后来把那件旧毛衣洗干净晒在阳台,风一吹,衣角晃悠悠的。阳光落在上面,连之前洇出的泪印子都变得软软的。
原来最舒服的状态,是不用逼着自己“必须坚强”。就像现在敲这些字时,想起刚才楼下卖糖葫芦的大爷,突然想起爷爷以前总给我买,鼻子一酸,也懒得硬憋了。
反正眼泪掉下来的瞬间,天又不会塌。倒是心里那些绷得太紧的结,说不定就顺着这温热的水,悄悄解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