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读完的时候是在高二。每天中午的休息时间都用来读它了。结合最近的生活,写写感受。
1 重新阅读这部小说,一边看书一边看改编的电视剧,读出了许多没注意到的细节。比如其实顾养民是很正直的,比如田福军舍小爱顾大家的无奈,比如郝红梅偷手帕事件的伏笔,比如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爱而不得等等。冥冥之中,命运自有定数,它取决于你每一个小小的选择。少安为了不让润叶和他过苦日子,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了润叶的示好,当少安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要接受的时候,田福堂给了他当头一棒,而田福军也因为自己的政治环境和劳苦大众的生活不能支持这份感情。孙少安只好选择放弃。可孙少安并不是甘愿向命运低头的人,如果他能坚持下去,未必不能收获一份甜美幸福的婚姻。但,若是如此,田福军可能会因此失去原有的地位,原西县的改革可能会来的晚一些,孙少安就会因此错失开砖窑的机会,也就不能实现他“人,不会穷一辈子”的誓言。冥冥之中,因果相承。不管哪种选择,我们最终都会留下遗憾,只是,在当下,在当时的环境中,以我们的眼光和境界,那种选择才是我们最想要的,哪一种才是发展的,怎样选才能不后悔?可是,谁又能想到命运的安排呢?真希望自己能不那么自私,能真正为了一个目标一个人一件事拼命,放弃安逸甘愿吃苦。
2 在工厂里的工作让我想起了背石头的孙少平,那个被大石块划出满背伤痕的阳光大男孩,那个为了远方和理想不断努力四处奔走的男人。他在一次次的辛劳之中锻炼了自己的身体,重铸了自己的灵魂,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工厂工作的前几天,前所未有的劳动强度使我瘫痪,全身的关节肌肉酸痛无力,那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幸好有父母的敦促和鼓励,我坚持了下来,等到身体渐渐适应,酸痛无力的感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沛的体力,雄厚的力量和更加坚韧的耐受力,食量因此增加,睡眠也有所改善。这就像打怪升级,在一次次的抽筋剥皮中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只有适应了才能提高一个档次。只是可惜,孙少平每天还坚持读书学习,这是我做不到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劳动不给我的大脑思考的闲暇,没有多余的精力读书学习。
3 我是一只坐在井底想吃天空中翱翔的天鹅的癞蛤蟆,眼界狭隘,在自以为是的思想里盼望着幸运女神的降临或笨蛋的失足跌落。我应该多看、多听、多寻找,而非自怨自艾。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我要发挥青春余下的温热,哪怕失败,也要轰轰烈烈地走一遭,不枉写过的文字,读过的书,喜欢过的人。
注:我还年轻,吃苦趁现在!
吃苦=自律+目标
202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