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啊!时间都去哪里了,过得太快了,2018年还剩几天了,2019年却已经在派送中了。
2018年对我来说,一定算得上是个收获的丰收年。从年初到年末,《等》一路走到底;从春天到冬天,跟着小伙伴一路学习。感觉还没学够,却即将结束了。不过,这一年也有许多遗憾和不足,现分几部分总结反思。
一. 收获最大的《等》
从三月份的头脑风暴开始,《等》就一路绿灯。在学校领导和小伙伴的帮助下,一路过关斩将,成功地获得了区百灵鸟综合组金奖,市级比赛语言类节目特等奖和省级六展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在同年参加艺术考级比赛,获得了考级证书。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奋进,坚持不懈练好每一句台词,将情感从语言文字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用简答的语言打动观众和评委。孩子们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老师们的赞美,也得到了艺术家的赏识。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中,孩子们即将登上无锡春晚的舞台,向更多的人展示风采。这是对孩子们这一年来的努力的最大肯定,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也让我学会了许多,感受颇丰。
二.认真反思教学工作
在教学方面开始注重反思和总结,每一课坚持做到课前认真备课,课后认真思考。这一年,我明显开始关注课堂,关注孩子们的发言和表现,常常会在课后咀嚼孩子们的回答,也会动笔写一写自己的想法。在语文的课堂中,我开始注重孩子的朗读和阅读。下半年接手一年级,孩子们第一次学习语文课,,我给孩子们朗读古诗、学习《弟子规》、朗读《诗经》,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爱上阅读。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还重视孩子们习惯的培养。读书时强调读书姿势,写字时要求头顶小毛巾,甚至吃饭时也提醒孩子们做到食不言。良好的习惯是做好任何事的前提,这也是孩子们今后学习必备的好工具。
几个月下来,孩子的习惯有了进步,已经能够独立做一些事。在孩子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已经能够吟诵大部分《弟子规》,慢慢地积累课外知识,慢慢培养好好习惯。
三. 细心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坚持和孩子们每日一谈,坚持每周写一篇工作心得,总结反思,每天观察孩子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坚持每日晨检、午检,班级未出现传染病。时刻和孩子们在一起,课间指导文明休息,教室从未出现过无老师状态,班级未发生过伤害事件。每天早上写好一天的班级工作计划,晚上会回想一天的工作,班级事务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条不紊。
除了班级的事务,我和副班还利用下班时间走访学生的家庭,前往孩子的家中进行辅导沟通。在家校沟通方面,我和副班分工合作,做到及时、快速、有效地沟通,对父母不常在孩子身边,缺少关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对家长提出的想法或者建议,第一时间商量并回复。家长们也非常配合学校工作,理解班主任工作,愿意和老师们一起,同站一条线,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加强家校沟通,做到每天和家长们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共同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携手并进。每天会做一些小提醒或者小贴士,关心孩子们在校在家的学习情况,让孩子们和家长们都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和温暖。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家校工作进展得较顺利,家长们理解并配合学校工作,双方为孩子的发展共同努力。
四. 努力实现教科研任务的进步
2018年年初,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之下,制定了一年阅读完二十本书的计划。到今天为止,距离目标还差一本,这个结果不知道该满意呢还是遗憾。遗憾的是没能实现目标,满意的是,如果没有这个计划在逼着自己,我可能连十本都看不到。接下来是要努力实现未完成的计划,再跟进步伐,制定新的阅读计划。这一年,我坚持每周至少写一篇教育随笔,或者是德育故事,用心感受和孩子们的相处。积极思考,积极动脑,所撰写的《探索积极德育的“良方”》获得二等奖,《陶行知理论在积极德育中的运用》获得三等奖,《护佑心安》获得三等奖。但是下半年的论文产量只有可怜的一根独苗。不是不愿意去写,而是无从下手,还没有学会写论文的技巧和方法。加之对教育专著的阅读还不够,写论文的积极性就不够高。
五. 努力减少遗憾和不足
人生总有小缺陷,总是避免不了有些遗憾。这一年还是有许多事没有做好。
1.班主任工作还不够细致。家长会结束后没有及时做到反馈,应该细心观察学生的变化,观察家长会的效果。平时没有及时记录好一些班主任工作,应该学会多总结多反思多记录。接下来就是会把这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记录好,反思好。
2.学科教学还存在问题。教学语言还不够柔美,教学设计还应该多思考,多修改,做好教学后的反思反馈。
3.班级管理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在和学生交流沟通中,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里,既能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又能在孩子们中树立威信,更好地管理好班级。
4.平时阅读量不够,要多静下心来阅读关于班主任管理和学科教学的书籍,从书中获得方法和体验,并学以致用。
5.教学基本功还不到位,粉笔字和朗读还需要继续努力。
回味2018,不后悔。迎接2019,不害怕。借用一句广告词:年轻,就要醒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