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二碗汤,一碗在逍遥镇,一碗在北舞渡。
这汤指的是胡辣汤。它们诞生在沙河岸,是沙河文明滋润出的又一结晶。
平生不喜欢零食,独喜美食。对北舞派胡辣汤心仪已久,终于逮着个机会,一下子喝了三碗。
在都市,我对胡辣汤这东东向来无感,它夺人味蕾的秘密武器是辣和咸。常言道咸香,咸香,咸能生香,要想饭菜有味非咸不可,厨子们深解此意,只要盐巴加足量,保准这味道好极了。一味的直咸也不成,会吓走人的,这时再派“辣子小姐"上场,那就绝了,几成天仙配。辣味的最大贡献是瞬间能俘获你的味觉,让你在爆辣的冲击下,产生酥麻的感觉,此时食材不食材,味道不味道,火候不火候都已不重要,独享辣的刺激与快感才是要务。有时我会给朋友说,吃辣饭那不叫就餐,叫寻刺激!
我既怕咸又惧辣,与当街那些以辣见长的顶红美食素无缘。
在北舞渡喝汤,当属美食享受,还见证了一场美味传奇。
我们一帮“河粉"是上午十点半入场喝汤的。老店位于主街中,门面不大也不招摇。进门是一大厅,摆有十几张桌子,桌椅是普通木制,都很简朴,但喝汤的气氛则是非常活跃,用隆重来形容也不为过。
取汤处是一小的门脸,近旁放着煎包,饼之类的伴食之品,掌勺者操持自如,碗中送汤有如表演。勺如飞轮,一碗碗靓汤送入食客手中。取食者十分拥集,来往穿梭如织,都想先尝为快。
这第一碗喝的是羊肉类胡辣汤。汤内用材丰富,除羊肉外,木耳,面筋,黄花菜等配菜多达五,六种,调料更是五光十色。羊肉多而烂自不必多说,重要的是味道美。
有说:戏子的腔,厨子的汤。喝汤主要是食味。汤是美食的集大成者。第一口喝下去,汤的香美由然而升,细品一下,是爽口与绵长。没有常见的咸和辣,多了醇厚与香郁。味还没品足,碗已见底。
朋友端来了第二碗,是牛肉味的。老家有种说法,说牛肉比较“震",意即牛肉热量高,性爆,火大,吃不好会引火上身。
牛肉味的果然另类,肉香味更浓,而汤味则平实,喝出了肉粥的感觉。
身边的“同道中人"都喝的热火朝天,很多女士也都是二碗不过岗,小孩们也吃的勤快。我第二碗尚未喝完,朋友又端来了第三碗,还说,这里的男人一般喝个三,四碗都是常事。我鼓足勇气,好不犹豫地又干了第三碗。此时大脑已被这小小的美食给绑架,美味迅速化成火热的津液沸腾周身。
北舞渡的汤文化辐射很广,喝汤已不仅是本镇人的福利和荣誉,还引来很多外乡人。同行的朋友事后说,他亲眼看见有一对来自平顶山的夫妻骑着摩托前来喝汤,临走时,还不忘装走一塑料桶胡辣汤。这场景我没看到,但看到了另一幕,一位邻桌的女士临走时真的又买了几碗胡辣汤,把汤装在塑料桶里准备带走,我问她带回去给谁喝,她说是朋友让捎带的。
好汤喝者多,捧者众。好汤量有限,卖完为止,这家汤店有时不到中午就会关门大吉。此时若有食客前来喝汤,那只能等第二天了。
美食最能征服人的心。见过青岛男人提着塑料袋买啤酒喝的,这次又见到了有人提着塑料桶买胡辣汤喝的,好稀奇。
一碗好汤熬制起来需很长时间,若想俘获人,则用时很短,短到只需滋溜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