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其一《澳门》听课感想

      《七子之歌》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课文。闻一多先生创作的组诗一共七首。本篇课文选取《澳门》、《香港》两首,主要目的是为了凸显板块主题“回归”,激发学生奋发图强的激情和爱国热情。本节课主要讲了组诗中的第一首:《澳门》。写出了澳门受尽异族欺凌,思念祖国母亲并渴望重回祖国怀抱的强烈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读悟结合,体会澳门思念母亲,渴望回归的强烈情感和爱国情意。

2、查找诗中有关背景资料,能借助资料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字4个,会写“魂”和“乳”字,多种方法理解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了解背景。

      1、欣赏歌曲《七子之歌》(澳门),听歌曲相机板书:七子之歌,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请学生结合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解答疑问。相机出示当时中国被侵占后的版图。了解闻一多先生创作诗歌的背景

        3、小节引题,板书澳门

    【情境导入对于距离学生较远的课文,有着很好的拉近距离的效果。根据课题质疑查阅资料解答疑问,这两种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如果真能长期训练,对他们将来的学习肯定非常有益。】

二、自主学习,读准读通。

      1、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节奏,自读之后同桌互读一遍。

      拿出预习时做的摘抄笔记,检查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指名读诗,要求(板书学法)准、通

      2、指名读准词语字音,并理解“襁褓”的词义。字理记忆“魂”和“乳”的字义。观察字形,书空练习。

        解释“妈港”和“澳门”称呼的不同意义。

      3、指名读诗,检查成果。要求读准节奏,注意变音。

      【结合偏旁猜字义,字理识记音形意。对于中年级来说,字词仍是学习每篇课文的重点之一。老师在引导学生识字写字的时候,运用了看图识字、字理识字、对比识字等方法,符合中年段学生的学习规律。】

三、品读诗句,读懂读好。

      1、范读诗歌,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诗歌中的“你”、“我”、“他们”分别指谁?

    【“朗读”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对于诗歌的教学更加重要。贾志敏老师说范读最好的教学方法。老师指导学生理解十遍都不如声情并茂地范读一遍来得有效。】

        根据汇报相机板书:祖国母亲、孩子。

        2、默读诗歌,结合板书用一句话概括,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主要讲了孩子澳门思念祖国母亲,渴望回归。)

        相机板书:思念

        3、诗中哪一句直接写出了澳门渴望回归?(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这句是直接的呼唤。诗中还有很多词句也蕴含了澳门思念母亲,渴望回归,现在我们要继续品读诗歌,找到这些词句进行体会。

出示要求:

      轻声品读诗歌,用横线画出表示澳门思念母亲的词句。从中体会澳门怎样渴望回归的,并带着感受练读诗句。

指名学生读要求,板书学法:懂、好

    【哪些句子中蕴含了澳门思念母亲,渴望回归的情感?这个问题提纲挈领,犹如抓住了“龙骨”一般,使一节课的交流都围绕这一个问题展开,是很好的处理课堂提问的方法。语文课堂切忌问题太多、太细、太复杂。】

      4、读悟结合,交流汇报。

理解诗句: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1)谈谈读懂了什么。联系上下文理解“太久了”是多久,体会出澳门的思念之情,读出自己的感受。

      (2)想象在敌人三百多年的占领下,澳门人民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3)展示被侵占的澳门真实的生活画面。体会澳门如此痛苦不堪,怎么能不感到太久了?反复练读,读出澳门的思念之苦。

    (4)你听痛苦的澳门在呼唤,齐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1)谈谈通过这句诗,你又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依然”,并读出澳门坚定回归之心。      (2)再次出示画面,反复读。读出澳门永远的中国心。

    (3)你听澳门在坚定地呼唤,齐读: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1)谈谈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理解词语“梦寐不忘”。“寐”在字典中的意思是睡觉,那么结合字义你能理解“梦寐不忘”的意思吗?

      (2)引导学生抓住“三百多年”创设情景,反复练读。

      (3)你听澳门在深情地呼唤: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5、男女合作。赛读全诗

      小结:这些诗句也告诉我们《七子之歌》是中华儿女无畏列强的不屈之歌,是中华儿女渴望回归的思念之歌。

      相机板书:回归。

    【理解三个句子的方法都是读懂了什么,理解某个词语,体会情感,读中心句。教学方法过于单调。每句诗理解完,读完,老师可以加上两句过渡语,否则显得下面环节出现得有些突兀。】

      6、思考:可是澳门如此思念祖国母亲,却为何无法回到母亲的怀抱?

      (1)出示课件,了解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结合画面反问、质疑。

      (2)国弱民受辱,母贫儿受欺。你觉得这样的祖国母亲能保护好自己的儿女吗?那怎样才能让他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3)出示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体会闻一多先生的爱国热情。

      (4)配乐齐背全诗。

    【“国弱民受辱,母贫儿受欺。”利用俗语总结出澳门被迫离开祖国母亲的原因,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创设情景,升华主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母亲日渐强大。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一起见证澳门回归时,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观看视频。

        2、假如你是闻一多先生,看到此情此景会是什么心情?

        3、再唱《七子之歌》最后让我们再次唱起这支七子之歌希望你们勿忘国耻今天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绝不让中华儿女再受澳门之苦。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运用今天学习诗歌的方法,循序渐进地从读准、读通诗歌到读懂、读好诗歌,自主学习诗歌《香港》。

   

      本节课由四年级学生应掌握的查资料做摘抄等学习方法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好诗情。利用课件重现历史,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时代距离。同时读悟结合,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促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表达的回归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强国之心。两次唱响《七子之歌》,一唱开头明耻辱,再唱收尾做强国。值得我学习。

      但是,尽管老师口头上强调多次“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但仍然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之后,多次引导学生齐读各个句子,这是前后矛盾的。如,老师说:“你的看法很好,请你读一读。请大家一起学着这位同学的样子读一读!”

      理念与操作相悖的课堂,是需要我们深度思考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初读诗,学习生字词,萌发情感。 1.自读诗歌。 2.指名读词,小老师带读词。 3.指名读诗,师评价。 4.师生...
    莲叶出淤泥而不染阅读 945评论 0 0
  • 文/Green枫叶 二零一九年,是澳门回归中国的第二十年。时间追溯到一九二五年,在国外留学的文学大家闻一多先生,有...
    Green枫叶阅读 410评论 0 1
  • 这几天看到澳门即将迎来回归祖国20周年,电视中又播放了《七子之歌》,上百度查了一下,才知道《七子之歌》其实一共有7...
    公园懒人阅读 693评论 0 2
  • 上周一学习了《七子之歌》,这是闻一多先生写的一组诗,其中有七首,分别以被侵略的7个地方为诗名,这一组诗通过描写七个...
    天高云淡_10303阅读 681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609评论 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