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家每户的孩子管教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高二男孩小文,十七岁,满身高级名牌,从来不屑学校饭菜,母亲只好风雨无阻天天送饭到学校;
小杰,二十岁,刚刑满出狱。十三四岁开始吊儿郎当偷鸡摸狗,父母溺爱宽纵终酿大错铛锒入狱;
五岁女孩小蓉,家境宽裕,小小年纪的口头禅是“我爸爸有钱”“你家房子不漂亮,不想跟你玩”;
一位跑运输的司机父亲,对孩子说:“考上大学你就是我爹,考不上你就给我滚!”儿子最后不堪重压辍学与几个同乡去广东打工去了。
父亲们常常不在家里,对孩子日常生活不闻不问,母亲们则在麻将桌上将各自的孩子比个遍。只要有一个母亲给孩子送了一餐饭,其它母亲必定效仿。不足百户的小区,至少有十几家天天给寄宿孩子送饭送大餐;有一个母亲给孩子买了一套运动装,其他人毫不犹豫会为孩子添置更高档更名贵的运动装备。
全国两千多类似的县城,多少这样类似的家庭、这位故事主人公类似的家庭际遇和教养案例;甚至一线大都市,各种家庭矛盾和孩子教养问题甚至闹剧悲剧,悲剧神童、中学生嫌弃父母雇人代开家长会、初中生的多角恋爱甚至多角性爱、校园暴力、堕胎女生、高知博士心理失常自戕等,常见于报章杂志网络等媒体和现实生活中。
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70%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而青少年心理疾病80%都与家庭和家庭教育息息相关。家庭关系和孩子教养,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家庭生活质量和社会问题的主要源头性因素。
传统观点认为,母亲跟孩子的关系将决定亲子关系模型,孩子的早期行为主要取决于母子间的沟通。但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现代家庭中父亲因素不可或缺,有父亲参与早期教育和家庭教养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好、性格更加稳定、日后成就更高。当前的社会中,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但男性事实上仍然处于更加重要和相对主导的地位,绝大部分家庭和社会事务都是如此。父母同步参与对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对孩子的正面影响更加重要,孩子人格更加健全健康更有人格魅力。
今天的中国,需要更多有现代意识和知识结构的知性父亲,需要更多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现代父亲,最重要是需要更多身体力行以行动教养优秀孩子的优质父亲,这样父亲我们称之为最佳父亲。
很多人认为最佳父亲的头衔高不可攀,其实成为最佳父亲并没有想象中的高难度。真正的最佳父亲与财富、学位、权位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也没有直接关系。
一个优质父亲的关键要素只需三个:爱、责任和好榜样。
给孩子真诚的纯洁无私的爱,给孩子展示一个父亲对家庭对家人的基本责任,为孩子提供一个自律自强的现实生活榜样,再加上一点点辅助性的沟通技巧和教养方法,任何男人都有资格成为一个优质父亲优秀父亲和最佳父亲。对最佳父亲来说,责任是最低消费,真爱是正常状态,榜样是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