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的帝位来源于和平过渡,而且他也以忠厚治国,杯酒释兵权保护了开国元勋的利益,民间又盛传“太祖誓碑”一事。也许因为当年大宋的确国运当头,就算不杀功臣、不夺兵权也一样国泰民安。此后的太宗、真宗都基本上没有杀害过文臣武将,于是仁义之风遍及大宋,但这也给宋朝后来很多战事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下面就是《宋史》中让人感到愤怒与痛心的例子:
一、援军失信,太宗不问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太宗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发兵二十万北伐。大将刘廷让与契丹展开激战,然而大战之时,事先约定好的李继隆援军却没有到,刘廷让麾下数万人全军覆没,仅仅率领数骑突围而出。李继隆这是犯了明显的死罪,然而太宗却下了罪己诏,说是自己的错,对李继隆之罪连问都不问。
杨业的壮烈殉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潘美失信,而潘美最终也是降官三级而已。
二、真宗和他爹一样
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契丹大举入寇,而拥兵八万的宋朝守将傅潜闭关自守,不敢出战。他的部将范廷召气不过,主动请缨,傅潜不得已,只好分给他八千兵力,并许诺等双方交战的时候会出去补刀。然而真的打起来了,傅潜依然退缩不敢出兵,范廷召在无奈之下向康保裔(不归傅潜指挥),康保裔立即帅兵一万前来救援,结果康保裔全军战死,而傅潜始终作壁上观。事后真宗将傅潜流放,大臣们力争要判傅潜死刑,真宗最终也没有答应。
三、仁宗和他爷爷、他爹一样
宋仁宗时期,李元昊正式称帝,与宋朝对峙。有一次,西夏入侵宋朝的塞门砦(就是寨),砦中只有一千守兵,而在附近驻扎的赵振手下有八千兵力。兵力不多,不敢去救援是理由吗?可是塞门砦这一千人顶了长达五个月!而且不断地向赵振求援,赵振在无奈之下终于出兵了,他一共派了一百人……随后,塞门砦失守,守兵全部战死。赵振因此受到弹劾,他受到的处罚是降级留用。
五代非常出名的“儿皇帝”石敬瑭,自己甘愿做人家的儿子和个人的性格非常有关系,他在治国方面也是非常软弱,军纪也非常松弛,甚至于大将在外丧权辱国他都不管不问。周世宗柴荣鉴于前车之覆,深知铁的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在高平之战时,先斩逃亡将军七十多人,此后骄将惰兵立即所向披靡,以至南取江淮、北定三关。这都是太祖太宗亲眼所见的事,可惜他们没能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