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乐队》上周末可以在网络上观看了,下午趁着自己刚睡过午觉意识不清醒的空档,看完了这部电影,我没写过影评,最多只是在各种APP上写个最多一百字的个人感受,没什么专业性可言。
但我还是想聊一聊大鹏,聊一聊情怀。
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多年前大冰的一本书《乖,摸摸头》里写过一段话。
"他给我讲了在吉林皇家学院组乐队的故事,我和他聊了聊自己的流浪歌手生涯。那时候我才知道,录节目得来的通告费他从不乱花,每次都会直接拿回家交给妻子,他的妻子是他的同学,和他一起北漂,一起养家。
他随意提及这些琐事,并不展开话题,我却能体会那份轻描淡写背后的艰辛。
京城米贵,居之不易,多少强颜欢笑的背后都是紧咬的牙关。
他那时追求的东西还不是生活,而是生存。”
记得大鹏不止一次在各种节目里提到过他之前是一直想做一个歌手,这里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他的音乐天赋,因为确实没听过他的歌。
大冰描写的那时候的大鹏,应该还是个实实在在的北漂,养家糊口已倾尽全力(当时已经有了孩子),更不能提什么音乐电影梦。
再到后来进搜狐,大鹏嘚吧嘚,屌丝男士,一系列网剧脱口秀让他走进了大众的视线。
我觉得他很聪明,他用屌丝男士这样有笑点符合现在年轻人口味的网剧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同时还结识了影视圈娱乐圈的好多朋友,这为之后《煎饼侠》的拍摄埋下了很大的伏笔。
我们都得承认《煎饼侠》是一部多么烂的电影,靠上百位娱乐明星客串出来的小成本电影,无剧情无演技,夹杂一点点小情怀,便获得了十亿级的票房,当时我也没细想,刚毕业入职工作,五块钱淘了张票,便去看了。值五块钱,但不值得在电影院看。这也算是我后悔去电影院看的几个烂电影之一了。
看完《缝纫机乐队》,我不得不对大鹏有一丝敬佩,他很聪明,他用煎饼侠博得了眼球,赚得了投资,生存的问题已经解决,下面就可以谈谈其他的了,于是他把《煎饼侠》里的小情怀无限放大,《缝纫机乐队》就出来了。
这是一部充满着无限情怀的电影,摇滚这个名词,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得不说真的有点过时的意思了,倒没有说不好听,只是那种燥起来的年代似乎过去了,那大鹏还拍这么一部不应时应景的电影干什么呢?
为了现在的我们这些年轻人提都不敢提的两个字——梦想。
所以说,我是敬佩他的。至于电影,中规中矩,不是烂片,但也绝对称不上佳作,比煎饼侠好看很多,这同时也说明大鹏的导演水平在慢慢提升。
《煎饼侠》浪费了一张票(虽然只有五块钱),《缝纫机》我没去电影院看,扯平。
以后,你导演的电影,我想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