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莎士比亚400周年的NTLive系列,完全是我两个月前的意外发现。清明假期,散步时刚好路过了天津大剧院,就刻意放慢脚步沿着半圆形长廊走,边走边看上面的宣传画,想了解一下今年有哪些新剧目上演。走了不大一会儿吧,我一眼就相中了《哈姆雷特》的NTLive,和它放在同一张宣传画的还有两部话剧,一部是《女王召见》,另一部是抖森演的《科利奥兰纳斯》。这几部剧都是英国国家剧院的官摄版,每部都会在天津演两三场的样子。
简单研究了一下时间表,发现《哈姆雷特》刚好有一场在端午假期里,我从学校回家是能赶上的,查完之后真的特开心。原因大致有三方面吧:
首先,我想对每个喜欢舞台这种表现形式的人来说,没有谁会不爱莎剧,因为它太过经典。莎士比亚对戏剧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根本无法忽视,或者绕开不谈。
其次,伦敦西区实在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我对话剧目前懂的还不多,但我钟爱的两部音乐剧《悲惨世界》、《歌剧魅影》它的英文版最早都诞生于西区。虽然目前还没有条件,亲自到英国看场演出,但能看到官摄,绝对是莫大的满足。
最后,就是卡司了。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算是我比较关注的演员之一。(没错,因为《神探夏洛克》)他长久以来,好像特别擅长演绎一些高智商,或者疯疯癫癫的角色。所以我非常好奇他能把哈姆雷特诠释成什么样子。
为了让票钱花的物有所值,这半个月做了两个功课。一是看了96年电影版的《哈姆雷特》,二是抽出几个小时把剧本读了一遍。其中第二点,我认为是最必要的。莎剧距离现在有400年的时间跨度,提前熟悉剧本,无疑会让观剧体验更加顺畅。另外就是,可以记住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台词,着重去看演员们如何展现,能够抓取到重点。当然喽,我们看话剧大可带着娱乐心态去欣赏。不过,如果希望有所收获,我想做做基本功课还是有益的。
在编排上,本尼版的《哈姆雷特》对莎翁原剧本做了些许调整。比如,它直接砍掉了第一幕第一场,两个卫兵和霍拉旭目击先王鬼魂的部分,把第二场霍拉旭和哈姆雷特碰面的桥段分割成两块,用前半段台词作为整场话剧的开头。这样调整,我觉得有好有坏。好处是:让整部剧节奏更紧凑,重点突出。坏处,当然也很明显,那就是直接损失掉了第一场戏的全部台词。我想,一部老作品的现代演绎不拘泥于原剧本,绝对是好事。毕竟,时代不再是过去的时代,观众也是全新的观众了。
另外,我记住的几处小调整是:1、波洛涅斯向国王报告哈姆雷特变疯原因的桥段,放到两使者传信之前了。这样编排,确实让剧情更搞笑了一些,因为前后衔接比过去紧密。2、哈姆雷特的经典台词“To be or not to be......”位置比原剧本提前了一场,本尼演的很走心,但我觉得开头的表现力还是稍差一点。3、就是奥斯里克在哈姆雷特面前见风使舵的那段表演(帽子摘了戴,戴了摘),这部分原来收录在中学课文里嘛,所以就特别关注了下,没想到直接给砍掉了,有点小遗憾。
说完编排上的创新,再谈谈这部剧的舞美。舞台本身搭建成王宫大厅的样式,左面有楼梯连接一个二层走廊。这样的舞台设计,看似简单,但通过对道具,尤其是光影的运用,它让舞台的每个部分都充分发挥了作用。说两个震撼到我的点:
第一个是,话剧上半场结束时,丹麦王克劳狄斯喊出台词的那个瞬间。所有的通道同时射出光柱,狂风扬起土灰,喷吐到舞台上,这个收尾实在是太精彩了。按我个人的理解,它一方面预示了随着阴谋被揭示,下半场戏剧的主题会更加黑暗;另一方面,因为下半场的有多场戏在野外,土灰可以很好的营造出泥泞感,更真实。这样的巧思,让人不得不佩服舞美的匠心。
第二个是,话剧最后,哈姆雷特刺杀雷欧提斯的那个瞬间。在这个桥段,所有演员都采用慢动作表演,仿佛时间凝固了。灯光从斜上方打下来,以哈姆雷特为中心,扩散成一个光圈,上面布满灰色斑点。好似复仇鬼影,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完全释放。而后光芒重新汇聚到哈姆雷特身上,慢动作结束。这个部分的处理不像话剧了,更接近电影镜头,实际上这部剧很多地方都处理得像电影。古老剧情和现代手法相互碰撞,特别迷人。
讲完了舞美,说一下我观剧前最大的担忧:服装和道具。因为这部剧的现场演出时间是2015年,能查到相关信息还挺多,我就提前看了一些预告片和流出的片段。由于大部分观众对《哈姆雷特》的剧情已经烂熟于心,所以这部剧就没有从服装和道具上刻意营造时代感,很多地方是古代和现代混杂在一起的。例如:哈姆雷特的好友霍拉旭,自始终穿着卫衣和格子衬衫;400年前的人居然有电话和收音机用。这类表现手法比较现代,我个人观剧经验偏少,就有些担心,怕自己融不到故事中去。
现在整部剧欣赏下来,发现自己先前的担忧并不是个大问题。如果你对剧本很熟悉,这类表现手法接受起来完全OK,甚至还能感受到不少新意。就比如说,这一版的奥菲利亚,有个爱用照相机拍照片的爱好。(没错,400年前就有照相机了。意不意外?惊不惊喜?)而后通过她毁坏照相机这个小细节,暗示了奥菲利亚的投河自杀。那我觉得,这类乱入,就不会让观众觉得很讨厌,因为它是为剧情服务的,并且填补了原著的不足。(个人认为,老版的奥菲利亚,人物形象相对单薄。)
卡司的话,本尼迪克特是吸引我看这部剧的原因之一嘛,自然无需多言。比较令我惊喜的是克劳狄斯的扮演者:赛伦·希德,他也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位老戏骨。在美剧《罗马》里饰演过凯撒,《权利的游戏》里演过塞外之王曼斯,还演过电影版《歌剧魅影》的弗明先生。他在这部戏里是反派,而且出彩的台词并不多。但他在忏悔那个桥段所贡献的表演,我觉得是全剧最佳,光芒稳稳盖过了本尼。他对狡诈和惶恐情绪的把握,相当精准,让人想再看一遍。
关于《哈姆雷特》这部剧,如果再深入去谈的话,我想还可以说很多。我最后,重点想谈的,就是自己对哈姆雷特这个角色的理解,顺便说两句本尼的表演。最初,读剧本的时候,我对哈姆雷特没什么同理心的,甚至觉得他就是个“话痨”。因为在这部剧里,哈姆雷特有许多冗长台词,再佐以莎翁的华美辞藻,读起来蛮困难的,人物形象始终不立体。
今天,观看了本尼的演出,先前的感觉就有所变化。台词转化为念白从演员嘴里流出后,确实自然许多,加上表情和动作,你的理解也随之加深了。当然,我心里明白,演员只是按自己的方式,从一个角度诠释角色。但本尼在表演时,没有给我“出戏感”(他的福尔摩斯还是相当经典的)我觉得就算成功了。因为在观剧这个时段内,我觉得他就是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那种善思的年轻人,顾虑挺多,多少还有点优柔寡断。他对死亡的思考,历经了三个阶段,并且和“复仇”这一主题紧密相连。
父王去世是第一阶段,他像许多初次经历亲人离世的年轻人一样,开始反思死亡。对叔父和母亲的结合,也极不满意,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父王显灵是第二阶段,他被愤怒的火焰点燃,渴望为父报仇,但天性里的多虑又让他陷入痛苦。自身毁灭和复仇的拉锯战就此展开。
著名的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讨论,则是第三阶段的开始,他渐渐理清了思路,不再畏惧死亡和自身的毁灭,复仇之心愈发坚定。
而弄臣约里克的头骨,所开启的第四阶段,代表了抛弃掉一切顾虑,投入到自己的复仇事业中去。如果人终归土灰,人世无可希冀,哈姆雷特情愿为荣誉而死。
我想说,王子从得知父王之死真相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其实就注定了。大仇未报,他的愤怒烈火,就永不会熄灭。只不过,莎翁创造了一个极悲惨的结局。复仇者,被复仇者,以及与阴谋相关的所有人都被死亡吞噬,只留下忠实的霍拉旭言说他们的故事。“复仇”是《哈姆雷特》的核心,却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最精妙的部分,应该是莎翁借哈姆雷特之口,对死亡的讨论,对生活的思辨,对人世的判断。
当然,有句老话说的好:“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所讲的,不过是自己的观点,未必正确的。我想,那个独属于你的哈姆雷特,还是需要你自己到戏剧中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