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屬耗子的,一向喜歡攢東西。有充分理由自認為天性如此,所以,多年來各種有用沒用的,塞滿了家裡各處。包括以前租房子,沒結婚之前都是如此。我也知道有人跟我正相反,喜歡扔東西。比如一親戚傢從不留各種舊物,甚至半新不舊的也一律扔扔扔。冰箱裡更是空空如也,不存貨。每次去她家,我都有種置身空蕩蕩的感覺。本來,這只是种個人喜好,生活方式而已。直到出現《斷捨離》這本書。
斷捨離之風最近很是盛行。於是,我們這些喜歡攢東西的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朋友會跟你說,扔吧扔吧。爹媽說,扔吧扔吧。老公也說,扔吧扔吧。我呢,多半嚴防死守,不肯就範。我通常的理由是各種看似瑣碎無用之物,代表了過去的記憶,也是自我的一部分,有情感鏈接包含其中,所以是萬萬扔不得的。我也會對於家裡別人未經我的同意,私自扔了我的東西,惱怒不已。我攢的東西包括了舊時的各種文字記錄,以前買的各種小裝飾,各種書籍畫冊,各種筆記本,各種杯子盤子,龍舟比賽訂製的划槳,破口的花瓶花盆,各種培訓的證件,數字油畫的作品和顏料等等。
這麼一羅列,我發現我攢東西是有側重的,也不是什麼都留。比如四季衣服我會不斷清理,多餘的或者送人或者捐贈。去年,我也清理過一次陽台上的大書櫃,很多以前的管理書籍考試用書都扔了。這樣下來,我也在想,那些留下的東西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比如一個黑膠唱片和一本畫冊。那是我上學時假期帶團的紀念。一個國際知名的無伴奏合唱團,和我相處融洽。告別時,指揮和團長送給我他們的唱片,以及全體簽名的畫冊。那個夏天,我陪同他們全國巡演,所有辛苦,在收到這份禮物時都覺得,值了。
還有幾十幅數字油畫。是我前些年鬱悶時的作品,對於自認沒有什麼繪畫天賦的我來說,這個形式只是十字繡的變種,卻讓我有機會體驗到塗抹顏料的樂趣和快感。我根據心情挑選各種題材,也不會全然按照規定的格格框框,而是會有自己的隨意發揮。一幅塗完,心情也會隨之有所變化。有的送了朋友,有的掛在家裡,沒那麼精緻,卻別有味道。在這些色彩的塗抹中,我學著代謝自己的情緒,學著鬆動理性,學著放鬆身心。
還有滿滿一書櫃的各種沙具。人物,動物,建築,卡通,植物,動漫,大概幾千個。當時說是為了專業需要,可以用作擺沙盤。後來曾經一度沉迷於此,才發現,其實更多是在滿足自己。因為我從小就像個假小子,很多年都沒有逛過這些小店,也沒買過這些小玩意兒。幾年的積累,讓我充分體會了其中樂趣,然後也就轉淡了。墻角立著一對划槳。不是常見之物。那是當年我們龍舟隊划遍長江,黃河的功臣。每週的後海訓練,每次的集結比賽,每個城市的風土人情,每年端午節的熱鬧風情,都濃縮在了這對划槳之上。
櫃子裡還有一台老式打字機,幾個筆記本。那是以前一位摯友出國前,託付給我的。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聯繫時斷時續,她回國的時間也遙遙無期。但是,受人所托,我還是無法扔掉這些東西。無論搬家,還是收拾房子,換家具,我都始終會留出一個角落,給它。這不僅代表了承諾,也會讓我想起曾經和朋友在一起時那些點滴,青蔥的校園歲月,夜遊湖邊的隨性灑脫。
其實,說了這麼多的不捨得,最近幾年隨著對自己的反思,覺察,我也還是在捨棄一些,包括某些人某些事。比如和朋友的關係。有的人認識很久了,打打鬧鬧也習慣了。每次她發脾氣我們都忍著讓著,像個胡鬧的小孩子,她總能回來。終於有一次,似乎有什麼東西斷了,咔啪一聲,震耳。我們也從此,斷了聯繫。以前會覺得捨不得,畢竟層一起經歷過那麼多酸甜苦辣,也一直在努力維繫。可是,斷了,也就斷了,漸漸習慣了。也漸漸覺得,退一步海闊天空,各自放手,才能高飛。所以微信裡,釦釦里,郵箱裡,電腦里,各種疏遠模糊沉默的聯繫人,我也是一刪再刪。
難斷難捨也難離,對我仍是個問題。儘管我知道,用這樣的方式我試圖修補自我殘缺的部分,填補曾經因為爹媽的忽略而缺失的記憶部分;也知道,那些小紙條,書信,日記,小物件代表了過去,即便久遠仍舊有傷痛。但是,終究,還是要取捨,要面對那些不得不的喪失,體會哀傷,轉身分離。背負太多東西會讓人覺得身心疲憊,也會陷入其中,難以前行。
午後。外面春暖花開,屋裡還是有些冷。不知是否因為這個話題,讓人有些傷感,失落。要出門了,我問自己:今天,有啥要扔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