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部分2900字左右,阅读时间约8分钟。
源起
业内人士分享说我们企业的产品包括处事风格特别像白垩纪时期的速龙(孩子们的睡前故事),该恐龙种类善奔跑,短小精悍,出其不意,虽然身材瘦小只有十几公斤,却可以跻身为食物链上层(食肉动物)。
由此我想起了刘慈欣的中篇小说《白垩纪往事》,将时间拉到遥远的数千万年前,用他超群的想象力为我们讲述那个时代统治地球的物种建立了怎样的文明。
出人意料的序章
六千五百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某一天……所有的生物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在这蒙昧的世界里,它们不知从哪里来,也不关心到哪里去......霸王龙找到自己的午餐饱食一顿后却无法安心睡去——因为短小粗笨的前爪无法触及牙缝里塞的肉,让它十分难受。
霸王龙躺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处镇子,大部分在地下,生活着一千多只蚂蚁,他们遥望着这座遮天蔽日的大山难过地扭动身躯,不时用尾巴抽打地面,引起不大不小的“地震”,这时小镇的镇长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它通过触角的挥动发出一阵气味语言,气味所到之处蚁群为之兴奋。它们顺着小草爬上霸王龙的爪子,并且顺着其躯干爬到塞着肉的牙缝里,几道黑色的“小溪”慢慢流动,来回穿梭,用它们有利的双颚把牙缝里残肉咬出来,很快,牙齿被剔干净了,霸王龙不适感消失,它还没有进化出说谢谢的能力,只是轻轻地把蚂蚁吹回草丛,打了个滚,懒懒地睡去。
地球静静地转着,没人知道,历史的巨轮在这一刻被扭转了方向。
针尖上的时代
时光飞逝,经过数万年的发展,蚂蚁和恐龙两个世界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四肢笨拙的恐龙依赖蚂蚁的精细操作技能,在恐龙世界的所有工厂中,都有大量的蚂蚁在工作,它们主要从事恐龙工人无法胜任的微小零件的制造、精密设备和仪器的操作、维护和维修等。蚂蚁在恐龙社会发挥重要作用的另一个领域是医学,恐龙的所有手术仍然由蚂蚁医师们进入它们那巨大的内脏来实施,蚂蚁拥有了许多精密的医疗设备,包括微小的激光手术刀、能够在恐龙血管中行驶并清淤的微型潜艇等。
然而,由于恐龙社会人口的膨胀、环境污染以及热核武器等问题,两个种族的裂痕开始出现。
蚂蚁世界要求恐龙世界采取措施,销毁所有核武器,保护环境和限制人口增长,在要求被拒绝后,白垩纪世界中的所有蚂蚁全体罢工。
断线与断脑行动
蚂蚁的罢工导致恐龙世界的工厂大规模停电停产,大量病人得不到医治;
恐龙摧毁了几座蚂蚁的城市作为威慑,暂时结束了蚂蚁的罢工;然而战争的序幕才拉开帷幕。
蚂蚁联邦面临了一个问题:消灭恐龙,还是让整个地球文明一起跟着毁灭。在蚂蚁族群间,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前者。
它们准备了数以亿计的微型炸药,布设在恐龙世界的机器内部,以及恐龙精英层的大脑中。这些炸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安装起来,并且同时打击,让整个恐龙世界的精英首脑及先进设备武器等同时被消灭;使这个庞大的种族文明退回低技术的农业时代,这个计划获得蚂蚁们的一致认同......
然而,在龙蚁联盟中,恐龙从蚂蚁这里得到的东西一直是很明确很具体的,而蚂蚁从恐龙那里得到的,除了基本的生活物资外,还有一些无形的东西,这就是它们的思想和科技知识,对于蚂蚁文明来说,后者显然是更重要,蚂蚁也许能够成为出色的工程师,但永远也成不了科学家。因为蚂蚁大脑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们永远也不可能拥有恐龙的两样东西:好奇心和想像力。
终极武器威慑
蚂蚁联邦处在断线和断脑行动的成功喜悦中,面对受到重创的恐龙社会,它们接下来只是等待恐龙文明自行灭亡。
然而,蚂蚁们一直认为核武器是恐龙世界的终极威慑,情况比这还要可怕——两个恐龙大国在军备竞赛中竟然找到了反物质,一种威力远在核武器之上的超级武器,并且相互给双方构成了毁灭边缘的终极威胁......
不明所以的蚂蚁们想得太过简单,以为凭借身形的优势,对恐龙世界上层的精英和先进的机器设备进行打击就够了,却想象不到这些庞然大物疯狂程度超乎想象。
——对恐龙大国的首脑采取行动,会直接导致反物质武器引爆,湮灭产生的巨大能量会将地球上所有的物种毁灭。
得知“终极武器威胁”这个疯狂的消息后,蚂蚁和剩余的恐龙尽最大努力采取了补救措施,却无济于事。
最终,一切被地平线上升起的两颗雪亮的太阳吞噬,地球上的文明在烈火中消失殆尽。
漫漫长夜的对话
寒冬持续了数千年,在那次毁灭性的爆炸中,恐龙全数灭亡,只剩下硕大的骨架,一部分蚂蚁躲入地下活了下来。
回忆毁灭之前的世界,那是神奇的时代——"那个传说里面说,那个神奇时代是蚂蚁和恐龙一起创造的,恐龙没有灵巧的手,蚂蚁就为它们干细活儿;蚂蚁没有灵活的思想,恐龙就想出了神奇的技术。"
然而,蚂蚁也在退化,到最后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变得什么也记不得。
也许在艰难的时代,懂得少就舒服一些。
世界变得温暖起来,会不会有什么神奇的物种建立起神奇的时代?
那种动物应该既有足够大的大脑,又有灵巧的双手。
不能像恐龙那么大,会消耗太多的资源,也不能像蚂蚁这么小,脑容量不够大。
尾声
刘慈欣把硬科幻讲得像童话故事,让人沉迷其中的丰富想象力构建的世界,出人意料,却又合乎常理。
《白垩纪往事》本质上是一个关于“手脑分离”的两个物种如何发展的问题,或者说是思考者与执行者在极端环境下是否仍然能建立文明并且文明的最终走向问题;
作者认为这种情况下仍能建立起复杂且高度的文明,两个地球上的古老物种,体型与生活习性存在天壤之别。一个拥有巨大的身形与粗犷的四肢,一个拥有纤细渺小的身形与脑容量,两个物种密切配合,相互信任。
经验主义与常识是蚂蚁们处事的基本原则,但恐龙的野心是蚂蚁种群所有智慧加起来都想象不到的。
所以大刘是悲观的,他认为这样的合作不会长久,两者的社会复杂到一定程度,因为各自的独立意志和利益,相互猜忌走向灭亡;
通篇没有讲人类,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类,并在最后寄予了希望,能否有这样的物种,集两者之所长......为当下地球上唯一霸权的物种合作之间敲响警钟。
编者注:
关于地球上两个古老的物种已经无人记得,人类的故事还在继续:
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并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逐渐发展成现代的人类社会。
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育,增加了脑容量,进而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在自然界中生存能力;语言的产生,使得相互之间能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是人类的身体得到协调发展,最终演变成自然界的强者。
———— not The End ————
有关恐龙的主题,刘慈欣在《吞食者》《诗云》《命运》等中篇科幻作品中都有所提及,并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与描写,有时间再分享与大家。
另外,如果对刘慈欣的科幻长篇《三体》感兴趣的朋友应该能领会到“终极武器威慑”的意义,这在《三体》小说第二部《黑暗森林》人类与三体文明持续了数十年的“威慑纪元”中有所体现。其实用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大刘早期的很多中短篇作品,在理念和内容上,都或多或少有《三体》的影子。
“终极武器威慑”就像达摩克里斯之剑一直悬在对方头顶,不知何时会落下来,很多孱弱的个体能与强大的个体维系微妙的平衡,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