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了在简书上写的文字,发现一个让自己难以释怀的事实,很多时候,我连自己的观念和文字都不记得了。
每次开始写新的文章,我会快速扫一眼过去的东西,一方面是为了标题强制性的对应不重复,一方面是怕自己因为某些情绪的影响而写了和之前写过的一样的感受。
害怕的不是文字的重复,而是通过文字发现,我重复了自己的人生。
即使写作时在刻意的回避单纯的情感发泄,但是依旧控制不住文字中流露出的情感好恶。观念的表达毕竟就是有喜好偏向的,辩证式的看似感情不偏不倚,其实表达的只是感情深度不够的犹豫不决。
我知道自己的文字表达习惯有着强烈的个人色彩,也知道形成的原因是我性格特质和阅读经验的相互作用。曾经也一直以为这样是正常而且合理的,我以我手写我心,写出来的东西只为忠实记录自己就好了。
只看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书,只相信自己以为自己懂的道理和理论,都是一个又一个闭环的自洽体系,虽然自己很舒适,但是等于拒绝去了解另一个世界的可能性。成长和进步,总是需要在非舒适领域的刻意练习,在自己惬意的环境里面简单的重复,只是做着感动自己的看似努力。
在被春风十里不及你反复的刷屏之后,我实在忍耐不住好奇心,就开始了阅读冯唐,一开始我就是拒绝的,本能以为自己不喜欢这样的类型,其实一读就停不下来。
我一直都知道,有些事不应该只停留在我听朋友说过,有些书不应该只停留在我听谁推荐过,有些话不应该只去背诵几句所谓的名人佳句,虽然人生苦短,可是体验终究是无可替代,不管尝试的结果如何,总归应该去试一试,万一就此另结新欢,岂不妙哉!
文字,记录的就是自己。生活,是自己体验的集合。我对文字重复的担心,其实是对自己没有醒觉的人生不断的机械重复的担心。 阅读的快感很多时候来自于可以借助书中的描述去体验一种自己未曾体验过的感受,文字记录的是作者人生阅历,通过阅读完成了与作者的对话与交流。
现实中哪怕你找个最亲近的人聊微信,都要忍受对方是不是有时间搭理你的尴尬。书中文字却没有这个烦恼,任何时候你可以去找作者的灵魂交流。
不要局限自己的可能性,新鲜的体验才有一种人生的愉悦感。开始总是困难,因为我们总在本能的保护自己的熟悉感,害怕陌生。但是探索总是兴奋的,因为我们也在厌倦重复,天性喜新厌旧。
我在恐惧我的文字重复,我在害怕我的停滞不前。想要有效的输出,还是得需要稳定的输入。
脑海中反复出现一句,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情深。我觉得用来形容习惯也没错,不问目的不求结果的开始,似乎能走得更远。
终有一天,我要让它就像呼吸一样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