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西行取经的一路,就是“磕”的一路,各种“磕”。当然,不同的磕法,也磕出了不同的结果。
比如各路山禽鬼怪,他们固执地想抓唐僧,结果就跟孙悟空死磕上了。这种磕法一般有固定程序,都是先磕、再作死(或者差点死),典型人物就是白骨夫人。
当然猪八戒也和孙悟空磕,但猪八戒是一头务实而聪明的猪,不要小看他。他发现磕不过就“暗杠”,所以也小有成就,结果就是孙悟空真切感受了紧箍咒的按摩功效。
除了以上这些“磕”,还有唐僧和孙悟空的磕,这师徒俩的磕旷日持久。
比如:第14回和第56回里,孙悟空:这些强盗熊心豹子胆,杀了!
唐僧:不能杀。
孙悟空:不行,一定得杀!
唐僧:你滚回花果山去吧!
02
第25回到27回里,孙悟空:那一家三口是白骨精变的。
唐僧:混账,明明都是好人。
第32回,孙悟空:那个受伤的道士是银角大王变的。
唐僧:少废话,背上走。
第40回,孙:那个孩子满肚子火气,肯定是个妖怪变的。
唐:胡说八道,你看这孩子多萌的,啧啧,真讨人喜欢。快解下来背上走!
第65回,孙:那是妖怪布的局!唐:瞎扯蛋,那明明是灵山的雷音寺。
第80回,孙:那个美女是妖怪。唐:少废话,解绳子救人……
总之,这样的故事和对话还很多。西行一路的大致情形如上文所述,这里长话短说,不再一一罗列。
03
所以取经路上不寂寞,因为师徒俩一直在磕着。磕的焦点问题就是:论眼前所见是人还是妖?
有一句至理名言:永远都不要企图去说服一个中年人。当然,孙悟空也别指望去说服唐僧这个中年的和尚。
就这样磕来磕去,一路上走走停停地过了14年。期间,孙悟空被冤枉被责骂,被紧箍咒反复折腾打杀。
而唐僧呢?基本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他一直在被抓和被救两种模式间不断切换。这期间,他认识了无数妖怪和神仙、观光了很多深穴洞天,真切感受着传奇的取经生活,丰富了人生阅历和体验。
如果找个劝架的评评理,为啥孙悟空这个部下老和领导死磕拗着干,是不是情商太低了些?
懂不懂啊,孙悟空,智商决定事业的下限,情商决定事业的上限。你老实说,是不是不想干了?
04
那么,唐僧师徒俩为啥老磕呢?仔细读一读《西游记》,你会发现师徒俩磕的原因很简单、矛盾很尖锐,情况不易改变。
首先,不要误解了孙悟空,他的情商其时是很高的。但这没啥卵用,因为师徒俩两极相对的观点,没法靠情商当稀泥来抹着用。
为什么呢?因为每次的争端和死磕,都反映了同一件事实:西天取经的团队,彻头彻尾都是外行在领导内行。
因为,神魔的世界,唐僧,真的不懂。
前世里,不管他这只叽里呱啦、聒噪烦人的知了,曾经在灵山存在感多强,但他现在是阶段性失忆,已记不得神仙的世界;
他啥法术没有,土地城隍这样的芝麻小神都要敬畏;他没有慧眼,也不会望气,所以眼睛瞪得再大,也是仙妖莫辩,鬼神不分。
碰到这样的情况该咋办?尤其是他还当了领导。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绝不指手画脚、不高谈阔论,这既显得谦虚又能很好地藏拙。
所以认真听内行说话、放手让内行干事,同时默默地学习提升才是正理。
05
但唐僧不是这样想的,他不但要说、要发表观点,还要坚持己见。而且,他还要求孙悟空务必按照他说的办——每次要,总要,一直要。
风云顿起,猴毛倒竖!所以“磕”在所难免。
当然也可以免,条件是如果孙悟空是马屁精:领导的要求就是我的追求;领导的鼓励就是我的动力;领导的想法就是我的做法;领导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领导的嗜好就是我的爱好;领导的爱人就是我的亲人。
或者孙悟空是一个和事佬,而且还善于和稀泥,那也好说:只要唐僧有指示,他就要睁着一双虔诚的猴眼,满脸写着佩服和仰慕,小鸡啄米般服从安排。
这样不就万事大吉了!?
偏偏孙悟空不是那样的猴子,而且这只猴子是一根筋还特爱较真,他只讲道理只说实话:妖精就是妖精,在佛祖面前我也要说真话。
当然,佛祖是真正的权威和专家,不仅懂行,还很识货。
06
但唐僧不是佛祖。所以坚持真理只说实话的骨干员工孙悟空,与外行唐僧的杠戏拉开帷幕,并一出接一出。
人最大的美德就是正确认识自己并接受自己。但领导唐僧从来都不知道也不认为自己是彻头彻尾的外行,他认真履行领导的岗位职责,每次都要亲临一线,悉心指导孙悟空同志的降妖伏魔工作。
领导就该有领导的范嘛,否则,自己还怎么当领导,还有什么存在感,更别说存在感MAX了?再说了,取经工程从策划那天开始,名号就叫“唐僧取经”,不是孙悟空取经。
另外,这猴子脾气大棍子重,经常由着性子随便“敲”人,如果惹事太多还不是我这个领导要兜着,所以息事宁人吧,不犯错就是最大的政绩。
而且哪里有那么多妖精?我明明看着就不是,怎么会错呢?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到底谁说了算?
07
所以,磕戏持续上映。看着唐僧一路上都在认真而有模有样地瞎指挥,孙悟空开始又怒又言,还抗议反对,并打死了白骨精。结果呢?他被批、被训、被处分。
后来他很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呀!最重要的是,紧箍咒会随时伺候——这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和进取心。
所以,长叹一声适应吧!领导爱咋滴就咋滴!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被妖怪抓走了你就先自作自受着吧。
比如第80回里,孙悟空说:师傅,既然如此,只是这个担子老孙却担不起。你要救他,我也不敢苦劝你,劝一会儿你又恼了,任你去救吧。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碰到了唐僧这样的外行领导,孙悟空是把强大的自己折叠了多少次啊?
这个专业骨干兼精英确实郁闷、憋屈,还无奈。所以西行一路,看着那些妖怪们拉大旗唱大戏,看他们卖萌耍乖装可爱,看他们张牙舞爪使阴谋耍心机,还朝自己挤眉弄眼挑战底线,他牙齿咬得咯吱响,金箍棒攥得手痒痒。
08
但是领导唐僧却自我感觉极好:自以为乐善好施,智慧知礼。好吧,他强忍怒火再次折叠自己。
但是怒火窝得太久了是会内伤的,会愤怒的,还会憋屈想爆发的。
所以57回被驱赶后,孙悟空才会在洛伽山诉苦,才会向佛祖求助。
好在如来和观音这样的大咖英明神武,慧眼如炬。他们对孙悟空的肯定和安抚,极大地弥补和修复了唐僧这个外行领导给他带来的痛苦和挫伤。
所以唐僧和孙悟空在《西游记》后半部里的“磕”已经发生转化,体现了柔性的色彩。
因为佛祖表示,唐僧现在很年轻,他正在体验和历练,所以懵懵懂懂。你的任务就是成就他,顺着他,渡他。我佛保佑,唐僧肉不会轻易落入妖怪之口,阿弥佗佛。
所以时刻记着,无论如何,唐僧都是你的领导!因为他必须成佛!虽然他现在是个外行。
好吧!
更多《西游记》精彩评点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