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面子,却忘了顾及孩子本身的感受,大人们总觉得孩子还小,不必太在意,可是大人们不曾想过,小孩子也是有自尊的,小孩往往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小孩子也要面子的,小孩的世界中,任何的事情都是加倍放大的,好的会加倍放大,坏的也会加倍放大,每个人都有着立体饱满的性格,许多不经意间的伤害也会在无形中塑造着性格的棱面,我们长大后需要用更多的力气来打碎曾经不好的某些棱面,然后在疼痛之中慢慢生长出新的棱面。大人们都会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惜,大多数时候,都用错了方法,良好的家庭氛围和习惯养成是很重要的,孩子只适合多鼓励,少责备,这样才能激起的小孩的信心和兴趣,可是大多数家长,都用错了方法。而承受这一些的是孩子自己,长大后,当我们因为错误的棱面而碰壁,流血流泪时,我们只能拼命的把一些错误的棱面打碎,然后一点点重新拼接,虽然疼痛却也有意义,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这天去爷爷家玩,爷爷和我说,他们要从城郊搬去市区住,我感到很突然也很失落,可是我改变不了这一事实,只能接受。因为爷爷从来不骂我,都是宠着我,就算我做错了,爷爷就耐心和我讲道理,我童年中多数的爱,都来自于爷爷。我好想跟着爷爷一起搬走,这之后,我想见爷爷就没那么容易了,我想等我以后长大我会自己去找爷爷的。
没有爷爷的日子,我的生活从天上跌入了地下,爸爸妈妈很少给我买零食吃,所受的教育思想也从阳春白雪变成了下里巴人,以前是好坏掺半,爷爷是我的避风港,而现在我得一个人面对所有的一切,爷爷搬家后再也没有人会护着我了。爸爸妈妈文化水平没有爷爷高,亦不会像爷爷那样惯着我。爸爸对我的信任值并不高,常常不信任我,也常常表现出对我说的话的质疑,一直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常常用打的方式教育我,他根本不知道,打我的时候,我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事情只会适得其反,反而激起我的叛逆心理。妈妈爱面子,爱和别人比,成天说我不如别人家的孩子,我的自信心几乎被她打击得消耗大半。
这是平日里的一天,吃完晚饭后我会习惯性去楼下玩,我自己一个人正在散步,楼下邻居家的小男生正面跑步冲向我,撞到了我身上,他两眼直瞪瞪的看看我,见我没理他,一句话也没说,他倒是先骂骂咧咧起来:“找死啊,连我你也敢撞,你不长眼啊。”“明明是你先撞我的,你还好意思。”我回道。大概是看我说话声音没他大,就觉得气势上压我一头,以为我怕他,我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后准备继续往前走,谁知道他这时候伸手不轻不重的连着打了我两下,表示小孩子的示威,可我的性格表面文静,心里却有些叛逆,别人斗嘴我不理,别人动手我肯定第一时间还手,接着重重一拳打过去,他比我娇气一碰就哭了,哭得特别大声,巴不得告诉全世界我欺负了他。后来两家的父母都赶过来,爸妈就当着他家长的面骂了我一台,还逼我当面赔礼道歉,我说是他先打我的,我凭什么赔礼道歉,而父母根本不听我的解释,说明明是我把人打哭了还在狡辩。接着妈妈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我一耳光,打得我面红耳赤面部火辣辣的疼,我心里又屈辱又难过,还不能在人很多的时候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假装根本不在乎,根本不疼样子以此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我为了免去更多的皮肉之苦,开始表面上乖乖道歉,可心里自然是不服气的,反正也没有人在意发生了什么,大家只在意看到的结果,妈妈为了维护邻里的面子选择表面上不相信我说的话,仿佛小孩子怎么想的根本无所谓。我心想,为什么父母不给予我充分的信任,难道我还不如他们的面子重要,要是爷爷在旁边,爷爷肯定会相信我的,肯定不会只看表象,不是爷爷疼爱我,是因为爷爷向来公平正义。
妈妈在乎别人的眼光,她希望我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似乎我就是她的希望和面子,是她唯一的精神依托,爸爸只会偶尔骑单车接我回家,别的大都不管,懒惰不顾家,她一个人里里外外都要管,难免找不着寄托,只好把希望寄托于我身上,而当大人把孩子当成唯一的精神寄托的时候,就会物极必反,造成天平失衡。
一年级下学期开始了,以前的小孩不像现在的小孩一样有太多的学习压力,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一次测验中我的一张语文卷子只考了70分,其实小孩子的偶尔失误很正常,当时我心里很难过,因为对比往日的分数来说低太多。老师一般都要求试卷拿给家长签字,而我从书包里把试卷拿出来给妈妈看的时候,妈妈脸色大变,开始大声说道:“孙思沐你这个笨蛋,你居然才考了70分,丢脸丢到家了,我怎么养了你这种女儿,你看看隔壁邻居方叔叔家的孩子方苇,能考90多分,人家多乖,学习完了还自己在家练舞蹈,你学习不如人家,还没有特长,你才能考这么一点,你太让我失望了。”在她看来我不仅仅是她的希望,更是她的面子的全部。我低着头面红耳赤,可是不想哭出来,方苇父母管的很严,且父母注重教育,就算借钱也会送她出去学习舞蹈,而我的父母并不会有这种远见,家里总是一地鸡毛,我心想,方苇家里才不会一地鸡毛,自己不送我去兴趣班还怪我不会多才多艺,可是我不敢吱声,妈妈又骂骂咧咧了好一阵子之后,我才开始难过的写作业。本来这件事到此就该结束了,可是这件事还没完,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妈妈每逢熟人,当我在旁边的时候,都会故意“羞辱”我一番,逢人便说,“这个孩子成绩太差了,学习根本不行,试卷居然只靠70分,你说该怎么办,脸都被丢尽了,我怎么会生了怎么蠢笨的孩子。70分啊,这孩子废了,别人家的孩子却能有90多分。”大概妈妈以此来宣泄她对生活的不满,我的不争气,可她每多说一次,就等于我幼小自尊心的伤口上被撒把盐,短短的两周内类似的话我听了无数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陷入了自我怀疑,对读书的欲望骤减,其实一次失误并不能代表着什么,可是小孩子更需要的是鼓励,在妈妈的过度责备声中,我越来越自我怀疑,开始怀疑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从一开始的喜欢学习,变得开始不怎么喜欢学习了。比这更严重的事情是,我开始由一个阳光自信的小女孩变得有些敏感,自卑,不爱说话,爱独自玩耍。对于小孩子来说,信心的树立很重要,少批评,多鼓励,即使孩子做错了,也应该多与孩子讲道理,这样反而能在下次减少犯错的概率,孩子更容易有长进,而过多的指责不仅仅会让孩子养成不自信的习惯,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可是一向对我要求严格的妈妈怎么会察觉到我的压抑与敏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