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作品不像现实那样到处遗憾,阅读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一摸自己的理想。
——韩寒《独唱团》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收获了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双重喜悦。
若问我今生矢志不渝的真爱是什么?除了家以外,那就是书了。这篇我写于2015年4.23世界读书日的长文,可谓一封致真爱的长情告白,回顾、记录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书为何、如何成为了我的终生朋友。与书友们共勉!
限于文章长度,将分为上下两篇发出。
1、起心动念
2014年9月份,我开始设计、开发一个关于读书的workshop。在策划、准备的过程中,我梳理了自己关于读书的成长历程、总结了自己这些年来关于读书的理念和习惯。于是萌生了想要把这些思考整理成篇的念头,作为2015年4.23世界读书日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算是完成对自己的一个交代。而关于读书的workshop《读书那些事儿》也于2015年春节前成功举办了两期,效果远超预期,了却一桩心愿。
2、引子
一度我曾担忧当今社会漠视阅读,但随着近几年微信的兴起,我们明明看到朋友圈里轰炸般的帖子和文章,人们天天热衷于阅读这些信息,难道就是热爱阅读了吗?我们所倡导的阅读,难道仅仅是阅读这些碎片化的、甚至断章取义的信息吗?还是应该阅读具备完整体系和结构的书籍?我们明明看到那么多关于读书的转贴,各种书单、推荐、建议……在这些提醒催促下成长和生活的人们,就一定会萌生出浓厚的阅读兴趣吗?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在汽车火车地铁、公园饭馆马路所见之处都是低头手机族,而不是手捧书籍的人们?在那些苦口婆心的帖子后面,我读到的却是关于当今阅读现状的焦虑。
阅读不应该是跟吃饭、睡觉一样的本能需求吗?那不吃饭、不睡觉会怎样还需要有那么多人那么频繁的提醒你吗?阅读不应该是一种很自然、放松、令人享受、可随时发生的行为吗?那它为什么会衍生出那么多刻意与担忧?如果人人都自然而然的喜爱阅读,像对待吃饭、睡觉一样的需要阅读,那还有提醒督促的必要吗?
一次无意的机会,我参与了普鲁斯特问卷,当然只是自问自答,重在思考的过程内观自己。其中有一道问题“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东西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几乎本能的在答案一栏写下“书”。写完之后,看着那个字良久,我在心里问自己——问卷里并没出现的下半个问题“为什么?”
还有一次是和一位书友聊天,她随意说的一句话“书对我而言,就像小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入睡的security blanket,有它在,我就心安踏实。”,让我多年来对书的那种虽美好但隐约的感觉,瞬间浮出水面、可以言表。刹那间我明白原来这种感觉叫做“依恋”(脑海里回响起一句歌词的旋律“不能没有你”)。班车、出差、逛街、理发……不管身在何处,我的包里总会有一本书;无论坐车、堵车、排队、误机……,我都可以不焦不躁、随时沉浸于书海;晚上入睡前,睡意必是于文字之间降临;马桶边也是一摞书,可以随手翻开。这不就是古人(宋代欧阳修)所说的马上、枕上、厕上吗?那我对书的这种依恋又是从何而来?回顾我的成长历程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3、童年篇
回顾与书的结缘,就得回到我的童年。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懂关于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概念和方法,也不强行要求我一定要读书、要读哪些书。但他们自身热爱阅读,尽管生活并不富裕还是会每月留出固定费用购买书籍,哪怕只是一些如《故事会》、《山海经》、《青年文摘》之类的通俗杂志。并不宽敞的家里也到处都是书,桌上、枕边、马桶边,随处散落,所以小时候的我觉得书就是生活里天经地义的存在;每晚临睡前父母都会靠在床头,就着台灯静静的阅读,有时给我和弟弟讲故事,所以我觉得,读书就是如吃饭、睡觉一般的自然需求。
但童年的我,可不怎么爱读书,我觉得户外的广阔天地才更吸引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疯跑、过河、钓鱼、过家家,乐不思蜀,从小就现“一个风一样的女汉子”之雏形。父母也不约束孩子爱玩的天性,虽订了一些儿童读物如《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童话大王》,也不强行要求读。甚至还一厢情愿的订了一份高冷的纯文学类杂志《丑小鸭》,小小年纪的我根本看不懂,也完全没有兴趣,倒是《皮皮鲁和鲁西西》的故事带给我很多想象和乐趣。和小学就读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妈妈相比,我对读书的兴趣实在是开启得太晚了。
借鉴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我所受到的启发就是——培养孩子对阅读的热爱,真不能刻意而为,最重要的是父母自身也真心热爱阅读。
4、中学篇
到了中学,学业紧张就更没有时间读书了,读得最多的就是妈妈订的杂志《大众电影》、《上海服饰》、《读者》、《青年文摘》,偶尔也翻阅过少量世界名著《红字》、《德伯家的苔丝》等,但也没有很被吸引。虽然读书不多,但最享受和父母一起逛书店的感觉。
不经意间,青春期不约而至,和大多数少年一样,我也不可避免的经历了成长的烦恼:喜欢幻想向往自由、却又敏感自卑、惶惑脆弱,学海挣扎回头无岸。而我惊喜的发现,文字竟然是可以让我暂时逃离那个并不如意的外部世界的“疗伤”良方,尤其是如《三毛文集》那样洒脱、诗意的文笔;并且我也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文字,告诉自己周围的那个世界其实也没那么不如意。反复阅读,文笔自然、清新竟如三毛,难怪说模仿是人的本能,而创造始于模仿。随着作文频繁的被语文老师和同学们点赞,我也慢慢在写作里找到了自己,找到了自信。成年之后再回顾,发现那段岁月才是人生中难得的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时光,于是真正明白什么叫“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感谢那段岁月,让书和文字开始成为我可以信赖的朋友、让我变得自信与坚强。
5、大学篇
大学阶段是我走进阅读世界、奠定终生热爱阅读基础的重要时期,因为在那个价值体系和兴趣品味尚在形成的关键期,离家千里、孤独迷惘的我有幸遇到了一群对于我的成长、和熏陶阅读兴趣非常重要的人——一群热爱阅读的同学,他们是我一生中最早的成规模的书友群。
这群书友以男生居多,所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是历史、文化、政治、军事,还有当时流行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少年天子》、《都市风流》、《第二个太阳》等),对比之下,我自觉读书太少、思想太浅,根本没法和他们在一个层次上交流。但哪怕一知半解我也喜欢在旁边安静的听,周末也经常跟着他们出没于菠萝油子一带的旧书摊和大小书店,为淘到心爱的优质旧版书而欣喜若狂,为买到心仪已久的书籍而欢呼雀跃,那时的收获是我们家藏书的开端。虽然历史政治不是我强项,但那时文学小说是我最爱,于是我们一起追看茅盾文学奖,几乎看遍了前四届的所有作品,看完经常讨论分享,现在回想真是一场奢侈的精神盛宴。
爱上读书让我渐渐的变得充实,对未来不再多虑,并就此继续发展写作的爱好,在学校里主编了两份杂志,各处发表的文章也带给我不时改善物质生活的稿费。
6、因书结缘
提到我的阅读成长历程,就不能不提一个关键的人。想来也是因书结缘,后来其中的一位书友成了我现在的孩儿他爹。结婚时我俩搬到一起合并财产时(我们当时穷得只剩下书,书是唯一的财产),始料未及的发现当年居然不约而同的淘了不少一样的书。资源整合,只好把那些重复的挑出来送给书友们,想到当年为了有限数量的旧版书争抢,世事莫测,现在竟然要送上门去、真是便宜了他们。
大学时正好有一位同学是篆刻协会的,特意请他刻了一枚藏书章,除了石头本身质量一般,形状、字体和设计我都很珍爱,属闲章一类。结婚以后第一次对家里的藏书大阅兵,自己的书当然一本不漏都盖上大印。占有欲膨胀,我企图通过盖章把他的大量藏书也都据为己有,于是象征性的跟他征求意见,没想到人家很大度的表态:“连我都是你的了,我的书,你随便盖。”虽然读书不多,但那段时间,往书上盖章却给我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好像盖了就等于读了一样。后来才发现真正占便宜的却是他,他功底厚读书快,而且兴趣广泛从不挑食,所以很快的把我的藏书都读完了,而他的那些繁体竖版大部头比如《史记》、《三国志》、《纲鉴合编》,我这辈子估计也不会去看,除了盖章从来都没翻开过。小女子的小聪明,终究敌不过不与小女子一般见识的大智慧。
我俩的读书理念和习惯也颇有不同,他活在当下,喜欢买来就读,不读不买;而我未雨绸缪,喜欢屯书,贪心又容易心动,总觉得先买回来、将来会有一天想看的,我读书又如龟速,所以藏书越来越多、没读的更是越攒越多。也为此有过多次争论,最后互相没有说服只好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但好在对于读书的喜好,我俩有一部分交集是鉴赏力与品味相当的,所以经常能就同一本书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与视角。延续着大学时代的感觉,同逛书店依然是我俩共同的爱好与享受。
在曾经的租住蜗居时期,几百本藏书杂乱无序地塞在N个大纸盒里,然后堆放在床底、墙角和一切多余的空间。倘若某天要是心血来潮想读某本书,那一场搬运挪移的体力劳动就在所难免。最悲惨的是,你要找的那本书在最后一个纸盒里;但比这还要悲惨的是,在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那本书找出来的时候,你已经累得没有心情了。所以那段时间,我俩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自己的房子,其最大动力就是拥有自己的书房和书架,让那些心爱的藏书可以重见天日,而不是屈居在暗无天日的纸盒里。那段时间,我俩也成了《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氏父子,在憧憬与描述未来书房的幻想里,得到了无限的满足和快乐。设想中的书房还应该有一架梯子,人自形的,可随时爬上爬下找书,找到一本就随意坐在梯子半空中读起来,可以读得忘了晨昏变幻、今夕何夕。
后来房子到手,我俩亲自精心设计了书房和整整两面墙的书架,宝贝藏书终于扬眉吐气,在整洁明亮的书架上英姿飒爽、亭亭玉立,散发着知识的香气和智慧的光芒。和盖章一样,整理书架的快乐一点都不亚于读书本身。每次都好似君临天下,满足而自豪;又好似热恋约会,甜蜜而心动。虽然整理书架经常中断于你随手翻开的一本书读了起来,后来读到老罗《我的奋斗》里他也有类似经历时,不禁莞尔,为这不是自己独有的毛病而释然。现在看着这一千多册的心爱藏书,幸福之余,最大的期望就是:我们的两个宝贝将来可一定要珍惜、传承它们呀!
7、迷途知返
毕业以后有那么两年(我称之为“被偷走的那两年”),我初入职场,工作繁忙又心浮气躁。脱离当年书友们聚众读书的氛围,我对读书的目的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身处喧嚣虚荣的物质世界里,我有时甚至以此爱好为负担,耻于让别人知道我爱读书,因为读书和外界定义的“成功”或“时尚”都无任何关系,反而可能令你贴上“书呆子”的标签。如果时光倒流回到那个时候,我是绝没有自信和勇气来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根本无法静心读书,把很多业余时光都无私奉献给了逛街、美容、追剧和打游戏(关于当时打游戏的疯魔成瘾,我打算专门写一篇文章)。外表看来潇洒快乐,可是内心并不觉得充实与愉悦,因为我一直活在外面的世界,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忽略了与它们对话、问问它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滋养。
人生就是这么充满了各种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契机可能就是激发你转变的开始。2000年3月,我参加了公司安排的一次“时间管理”课程,于是开始认真思考我到底想过什么样的人生,这一生中我到底想要什么,到底什么对我重要?当然这类哲学层面的问题一开始非常令人头疼,因为你根本无从入手、看不到答案的踪影。于是我又想到了我的老朋友——书,向他们去寻求答案。
我暂且放下这些问题,也不急于解答,只让自己在文字里安静下来,戒掉游戏、逛街,修身养性。那时青岛大学附近有家书吧“城市之光”可以借书回来看,家也离市图书馆不远,于是成了那里的常客。经过两年的迷失,我重回书的世界,从读不进去书,到慢慢爱读书,再到渴望读书,直至现在的离不开书。
生老大时的怀胎十月是我阅读史上的一个蜕变期。借用高晓松因酒驾被拘役在看守所时说的一句话“身体失去自由、心灵飞越羁押”(《如丧》)。在孩他爹出于安全考虑、频繁密切的提醒与监督下,我一改以往的风风火火,慢下脚步、愈发安静,开始整理以往大量的手抄读书笔记,顺便练习钢笔字;开始整理以往所有的文稿,成为后来我新浪博客的源头;反复朗读、熟练背诵《三字经》全文,权当胎教了。就在这些静心活动中,以往的大量积累开始沉淀与升华,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性与习惯,从此根深蒂固、深入骨髓。
经过长时间不停的、慢慢的拷问自己的内心,有一天,上述那些问题的答案就突然浮现在你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也许那不是最终版本,后来你还是会动摇、会怀疑、会持续修订完善你的答案,但至少你已经看到了光明,知道你自己正在朝着想要的方向前进。经过长时间的摸索,价值体系的建立与牢固,如一盏明灯照亮前路,让我变得愈加踏实平静、不易受外界影响。正如杨绛对年轻人所说的“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人生中的很多问题都是如此,其实你不需要到处追问与求索,只要你的积累与修炼到了火候,只要你经常慢下脚步、静下心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有一天你会发现,答案就水到渠成的写在那里。
如果你也有此困惑、渴望改变,我的另一篇文章《这三本书让我脱胎换骨》有着更为详尽的描述,也许对你有些许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也许真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近两年,又是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个公益读书组织——和动力读书会,参加过几次活动,惊喜的发现周围还是有不少热爱阅读、渴望自我提升的书友,大家频段相近、气场相合,于分享交流中能借鉴到很多优质信息、碰撞出不少思想的火花。
(未完,敬请继续阅读《今生有你不寂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