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安熠 2021.06.7
大家好,写完稿子心情有点沉重,这期不想自我介绍。
上周我们谈了海洋塑料垃圾以及‘垃圾群岛共和国’。
这周,我将带你了解一个早已侵占我们生活、身体,并且将一直持续伤害我们身体和其他生物的隐形杀手:微塑料。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mm(粗略概括)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薄膜。
目前很多为塑料已经达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
塑料本身是一种很大的污染载体,微塑料意味着更大的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污染物的能力就越强。
除了‘隐形杀手’,微塑料还有一个形象的名字:海洋中的PM2.5。
2004年,《Science》的一篇文章中首次提出微塑料的概念,而当时,微塑料早已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并对生物产生着确定和不确定的危害。
2020年,英国科学家在珠峰顶上发现了微塑料,短短一个月后,意大利科学家又在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
除了这些地方,还有海平面之下四五公里的冰层之下、瑞士雪山中、水龙头里都有微塑料的身影。
微塑料的来源有两种:初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
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洗面奶和牙膏之中很多都含有名叫‘柔珠’的微塑料。在洗衣物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纤维。这些微塑料由于尺寸极小,往往能避开污水处理系统,被排入大海,这些叫做初生微塑料。
另一类是大型塑料垃圾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造成分裂和体积减小的塑料颗粒,叫做次生微塑料。
微塑料是如何来到我们生活和身体内,并且危害我们的呢?
在海洋中奇漂浮的微塑料很容易被贻贝、浮游生物等食物链低端的生物吃掉。
在随机检测的114种海洋生物体内都检测出了微塑料。
小到微生物,大到鲸鱼,微塑料都能进入它们的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和生殖系统。
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上,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颗粒时,就可能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从而进入人体器官,杀死细胞、蛋白质及DNA。
最终在富集作用下,通通留在人类体内,而这将是未来人类胃癌高发的元凶之一。
除了海洋,陆地水源也早已被微塑料侵占。
有数据统计,在参与检测的水龙头样本中高达83%都检测到了微塑料。
你以为注意平时吃的食物就万事大吉了吗?你能不喝水,不用水吗?
就这样,人类最终将塑料循环给了自己。
这是如今我们的家园,你看到了吗?
有数据统计,一分钟之内,全球就能卖出100万个塑料瓶,200万个塑料袋。人类平均每年能制造出800万吨塑料废物。
而这日益增多的塑料垃圾需要1000多年才能降解。
但是在那之前,人类文明恐怕早已被淹没在塑料垃圾之中绝望的消失。
如果你看到这篇文章才第一次知道微塑料的概念和危害,那么你已经慢了好几拍了。
但是一切都来得及。
我国从2008年首次从法律层面限制塑料袋的生产及使用,到2021年全面‘禁塑令’的实行,十几年宣传与执行已经让包括你在内的很多人有了塑料垃圾的危害意识。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因为方便,无意识的使用及随意丢弃一次性塑料制品。
作为社会中的小小个体,我们无法控制生产制造方,那是国家经济层面和上层建筑的事。
我们也无法改变其他人,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地约束自己,改变自己。
如果说上一期呼吁大家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那么这次呼吁大家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日常多挑选不含微塑料的商品,则是为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代。
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这是迫在眉睫的改变!
光是‘将帆布袋变成我们的购物习惯’这一项举动,就能将200万个塑料袋的数据减少三分之二,你每年就能少吃几个塑料袋进入体内。
亲爱的大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每一个有意识的个体觉醒,一定能改变我们的生活现状。
请尽可能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慢慢影响身边的人。
守护地球,保护的是我们自己,我们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