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回家种地?先先看看今年泡在地里的花生

国庆节,带孩子回老家,不是为送月饼,也不是聚餐,只是为了地里缺干活的。

想象中的回老家是睡到自然醒,院里晒着花生,芝麻,玉米,红薯,地里种着青菜,想吃就去地里转一圈摘满篮子,鸡圈里捡鸡蛋......这大概是很多中年心里的“归乡梦”。

现实情况是:

半个月来,一直下雨,淅淅沥沥,没完没了。等我到家时,地里的水已经积到脚脖,泥裹着玉米秸秆,花生秧泡在水里,像一群溺水的人,无力地趴着。

我穿上雨靴,脚一踩下去,一半雨靴“咕叽”一声,陷在地里,挪动都困难,花生刚冒出土的,有的已经发芽,白白嫩嫩的芽从果壳里钻出来,像是在泥水里喊救命。

一年的心血,打水漂!

这几年大环境不好,朋友圈里总看到:城市卷不动,想回农村种地。或,等孩子上大学,回老家盖房子,种菜养鸡鸭,过田园生活。

城市的格子间像牢笼,通勤路上的拥堵让人窒息,房贷车贷物业水电费孩子辅导班兴趣班账单压得人喘不过气,最怕深夜接到电话。 

似乎,农村成了一些中年人收中的解药--空气好,节奏慢,自给自足,亲情浓厚,仿佛回到生长的土地,就能生启人生。

可眼前这片花生地,像一面镜子,照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我们怀念的是滤镜过的画面,心中向往的景象:

夕阳下炊烟袅袅,院里晒着各种干菜,孩子三五成群树下玩 

真实的农村是:

大旱时凌晨四点起来排队浇地,是三伏天钻在闷热的玉米地里拔草,是顶着太阳戴摘黄豆,一不小心被豆荚扎着手, 是背着20多斤的药桶顶着烈日打农药。

隔壁大爷蹲在地头,子女没回来,没法用机器收割,他看着地里叹气:老天爷不让收,啥法也没有。

我们向往的是农村的风景,而农民过的是农村生活。

“大不了回家种地,至少饿不着”。

算一笔账:

种子化肥农药等成本,靠天吃饭,价格随行情,机器收割贵,找人干活人工更贵,孩子上学,看病,人情往来,哪样能少?

城市的累是精神上的内耗,农村的苦是生存搏斗。

我们厌倦了前者,却未必能扛住后者。

泥水里折腾2天,每天累的倒头就睡,我忽然释怀了。

真正的归乡,不是物理上的搬回去,而是精神上的回归,身处高楼林立的城市,保持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用学到的知识经验,让自己在何时何地都能生存,渡已也渡人。

遇到逆境,能像花生一样,风雨中努力向下扎根,泥泞中守护自己的“田地”

生活不在别处,就在脚下这一寸一寸的泥泞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还记得围城吗?在外面的人想进来,在里面的人想出去,够不着的才是想拥有的,拥有的总难得珍惜甚至想要抛弃。 虽然知道这...
    薇语阅读 4,507评论 4 59
  • 一 国庆节回即墨老家,老家还有一亩七分土地,按照往年,家里一般会种一亩花生、七分玉米。今年春天因为天气干燥,老天迟...
    堂小诃德阅读 4,728评论 6 10
  • 应读者的要求,也为了更好地阅读和保存,现将以前陆续发表的“侯哥侃插队”系列文章,以《几回梦里到南亭》为题集中发表。...
    海天明月阅读 5,338评论 0 16
  • 最近实在是太忙了,焦头烂额的事情蜂蛹而至,一件一件地处理,一件一件地落实,每天睡觉之前,心里想的都是明天还有啥事儿...
    张千易阅读 2,910评论 0 2
  •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红记腻歪自己家的宅子,尽管他在这里住了二十几年,在这个宅子里他结了婚、生了老大,但他他还是...
    依枝秀阅读 2,6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