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由于家里孩子多,父亲无力承担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他和哥哥们很小就被送去各行各业当学徒。他也不例外,很小就被送进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尽管收入微薄,但他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每天都是跟书和报纸打交道。
他很好读书,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用来阅读,爱好写作,甚至用笔名给哥哥办的《新英格兰报》投稿,大家都不知道那样的好文章出自他之手,当哥哥最终知道是他写的之后,出于嫉妒,停刊了他的文章,兄弟俩的关系恶化,他只好独自一人去了费城闯荡。
像他这样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应该淹没在茫茫人海中。
可几十年后,他竟然成了美国著名的作家、外交家、发明家、出版家,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参加关系美国建立命运的四项条约“独立宣言”、对法国的“通商和盟条约”、“英美和约”、以及“美国宪法”的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称他是一生中唯一佩服的人,第二任总统杰克逊称他是所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出色的人。
他就是富兰克林,美国的全民偶像,百元美元大钞上面是他的头像,即使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他的影响依然经久不衰。查理芒格称富兰克林是伴随他一生的导师,是唯一的偶象,并仿照富兰克林编写的《穷理查年鉴》,将自己的书命名为《穷查理宝典》。
牛人是如何炼成的呢?我们又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幸亏他留下了一本自传《富兰克林自传》,从中可以窥探到一些端倪。
01. 最大的家好是读书,写作是他一生的坚持
从当印刷工学徒开始,富兰克林将很大一块时间用于阅读和写作,他将每个星期天定为读书日,称自己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事实上,读书和写作使他终生受益。查理芒格也将爱读书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公开说自己80%的时间都在读书。
富兰克林总结说,他的写作是从摹仿开始的,他先试着将好的文章做个摘要,间隔几天后,用自己的语言把摘要复述出来,然后与原文对照,直到与原文相差无几。
很多伟大艺术家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毕加索说,优秀的艺术家模仿,伟大的艺术家则是剽窃。在书法中,临摹是学习的唯一途径。富兰克林的这种写作方法,甚至可以用来学外语。
据说胡适的老师姚先生,就是通过把英语翻译成中文,隔一段时间,再把中文翻译成英语,再去与原文对照,如此反复,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精熟的英语。
02. 实施“道德圆满计划”,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富兰克林是一个博学、勤劳而又谦逊的人,他的美德是如何养成的呢?这得益于他制定的“道德圆满计划”。简单地说,就是他把最重要的十三项美德逐一列出来,然后用一周的时间去刻意改正其中的某一项,一周七天中,如果某一天在要改正的那一项上犯了错,那就在上面打一个黑点,直到要改正的一行七天没有一个黑点,才进行到下一项美德,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全部无黑点。
富兰克林的十三美德及其义如下:
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秩序:每一样东西应该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时间去做。
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俭朴:用钱不要浪费。
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情。
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公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适度/避免极端:别人若给了你处罚,应当容忍。
清洁:身体、衣服、住所力求清洁。
宁静:不要因为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贞节:为了健康,切记伤害身体或损害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宁和名誉。
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道德圆满计划”内容很简单,通过反思和复盘促进自己去改正缺点,不管是改正习惯,还是做一件事情,而都不宜扩得过大,否则力不从心,一项都无法达成。
03. 苦学多咱外语,为外交生涯打下基础
富兰克林在27岁才开始学习外语,不久他就能将法文学得很好,他还学习了意大利语和西班牙文,后来又开始学拉丁文,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发现,从拉丁文开始学外国语的方法不合理,拉丁文太难,如果先从拉丁文派生出来的语言去学,比如法语,就会容易得多,这就好比爬梯子,如果能不借助梯级爬到顶,固然很好,可大多数人都在爬的过程中摔死了,但如果从楼梯的最低一级顺着往上爬,更容易,也更舒服爬到顶。
我们学任何东西都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上来就从难的地方着手,挫败感会不断加深,渐渐失去信心,没办法坚持去做,最后只有放弃。
学任何一门东西,快慢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坚持,而要能坚持下来,需要找到乐趣。比如学书法,一开始就从法度最严格的唐楷入手,还是经过加工碑帖,其难度可想而知,为什么不从赵孟頫的手卷入手呢?
04. 热衷公益事业和市政建设,使他影响力空前
富兰克林发起创办宾夕法尼亚大学,后来成为了常春藤盟校,他在费城建立图书馆,装起了第一排路灯,并成立了第一支消防队。
他热心于公益事业,多次发起募捐,影响力巨大,以至于其它人在发起募捐时,大家会问他:你这件事跟富兰克林商量过没有,他怎么说?
05. 热爱科学爱做实验,一不小心就成了科学家和发明家
富兰克林成功地通过风筝将雷电引入莱顿瓶,成为了公认的电学先驱。他发明了新式火炉,却被别人申请了专利,也不愿意因为专利与别人争吵,也不愿意以自己的专利获利。
06. 沟通和决策大师,在政治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富兰克林是华盛顿的左膀右臂,甚至有人说,如果富兰克林要当美国总统,大家都会支持他,尽管富兰克林不营求任何职务,但他参与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所有重大的事件。
初入政坛的他,想得到一位有钱有学问的人的支持,可他又不愿意刻意奉迎,他是怎么做的呢?借书,他知道那人家里有一本很珍贵的书,便写了一封信给他,请求借书给他看一下新期,那人还真借给了他,通过借书还书,一来二去,他们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富兰克林总结说:那个曾经帮助过你一次的人,将更乐于再帮助你,比之你帮助过的人还愿予你以帮助。。
为了得到法国的支持,他出使法国,说服法国支持美国独立,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何,他依靠自己的魅力,赢得了法国的欢迎,使美国不但做到法国气势上的支持,而且还得到了法国金钱上的援助。
富兰克林也有一套自己做决策的方法,这套方法流传也很广:
当富兰克林需要做很困难的决策时,会在纸上列出两栏。一栏写上支持的原因,另外一栏写上反对的原因,然后两边都想一想,分别评估支持和反对的不同原因和每个原因的份量。如果他发现有一个方面,支持和反对的原因份量是一样的,就把它删除。最后,就能找出最重要的原因,以此作出最好的判断。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到了另一个人——曾国藩,他们之间相似点太多,比节俭、写作、节制、中庸……难怪有人所说,成功的人生充满了相似,而失败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