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白驹过隙,恍惚而已。一恍,悄然几度秋凉,一惚,不觉满城冰霜。曾经滚烫的少年,你还好吗?
前几天,得空刷抖音,不敢相信的刷到了一对“甜蜜”的情侣同框,是应该这么称呼吧,世界真的很渺小,这应该是我们互删微信以后,我第一次见你吧。2018年10月9日。突然想起陈硕子的《凌晨三点》“我在凌晨三点,醒来的夜里,想死已失去的你,曾经说着永远一起,现在却不再联系。”算一算,差不多五年了吧。
2013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文理分班,我们第一次见面,我站在台上做自我介绍,你带头起哄鼓掌,我望向你,你笑靥如花,那是我们第一次四目相对。青涩中带着一丝甜意。我座位分到了你的前面,你热情的帮我搬桌子,我说谢谢,你说不客气,这是我们第一次说话。分班第一次考试后,你发物理试卷,看着我的分数,说你太粗心了,于是耐心的给我讲解,我问什么你都一一给我列公式,不知不觉写满了一张纸,那是我们第一次交流,也是第一次我看到你写的字,倒不似平日里的风范,恍惚间有种利落的洒脱,一股别致的味道,一钩一划,清隽有力。刹那间我爱上了你的字迹,总是借口让你帮我讲物理题,你也总是问我英语,我们成了朋友,你可能不知道,你给我讲过题的草稿我一直留着。有一天上课你用笔戳我后背,我怕老师发现不敢回头,你便给我扔了一个张纸条,皱皱巴巴,不知何时起,纸条上不再有公式不再有数字了,而是一个个带着色彩的文字,传递着我们之间的感情,此后我们几乎每节课都传小纸条,有聊不完的话题,动作更是轻车熟路。“纸条爱情”开始了。
2014年暑假期,我们第一次约会,在德克士,饭后你送我回家,不自然的拉起我的手,那是我们第一次牵手,你的手掌很宽很暖。你说以后我保护你,我们天长地久。慢慢的我们的事传到了班主任的耳朵里,开始了无休止的思想教育,软硬兼施后还是没能拆散我俩,你再一次向我海誓山盟,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我信你。
2015年,我们迎来高考,你以六百多分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当初约定的大学,可是很抱歉,我未能赴约。那是第一次我们真真正正的分开,最终我们被“异地”打垮,无数的争吵,互相的猜忌,彼此的信任消失了,我们选择分手。互删了联系方式,从初相识的词不达意,到如今的言不由衷。为年少的懵懂画上了句话。
那个曾经和我甜言蜜语海誓山盟的他,早已成为别人的他。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我们总是会做出选择,那个你认为对的人,可能不在是你的爱人,但还是会祝福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永远。
最后送给屏幕前的你们,来自玛格丽特·米切尔《飘》的一句话: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