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估计也有好多这样的年轻人,平时不太喜欢和人交际,喜欢专注于自己的生活,除非是工作和生活的必要,才和人打交道,因为这种性格,也常常被父母批评,在他们看来,这种性格很不好,是很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但是很多年轻人就是这样,喜欢自己的独处时光,也很享受,相反的,如果是和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在一起硬聊,反而会觉得难受。
从我们的情感角度分析,不喜欢联系别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从小到大根本就没有多少人和多少事走进过你的内心,真正的和你产生了情感上的联系,再进一步深入探讨,就是和父母的关系是源头,和父母的关系淡薄,这种淡薄不是说不亲近,而是从小父母和我们就是缺乏情感交流的,我没有他们对我的喜怒哀乐等情感感受有过联系和理解,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大概从小开始,我们在精神上就开始是独立的,从而导致了一种归属感的缺乏。当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待惯了,当我们在精神上能够自己自足,不再需要多余的需求和对外在的依赖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别人口中那种只活在自己世界中的人。
想一下,从我们很小的时候,是不是父母经常忽略我们的情感需求,当我们想哭想笑想分享的时候,却总是得不到正常的回应,要么是被忽略掉,要么就是得到的回应完全不是我们想要的,渐渐的,我们就会变得不爱和别人分享,不爱和别人倾诉,好的坏的,我们都开始慢慢学着自己解决,然后就会发现只有自己能帮助自己。随着我们的长大,我们也可以和很多人聊的来和玩的开,但是却会发现这些对我们来说好像并没有什么吸引力,通过这么多年的独立成长,我们早就养成了一颗强大充实的内心,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爱好,外界好玩的事物跟我们的自己知足相比完全没的比,同时人格也会变得比较独立。所以我们对外界的交往没有自主需求,只有被动的需求,比如工作、合作和生活等。大概是自己很少被温暖过,所以也不太懂得如何去温暖别人,面对自己喜欢和在乎的人,由于没有养成主动关怀的惯性,所以嘘寒问暖的话也很少主动的去问,明明心里很关心和在乎,但是那些嘘寒问暖的话还是没有说出来,甚至有时会觉得说了是不是会有点矫情,但其实这类人都是拥有一颗温暖的心。细想一下,这大概是缺爱造成的,这是一种缺爱的表现。
周国平老师说过,人在孤独寂寞的时候,会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想要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寂寞,静下心来,建立有条理的生活,用培养兴趣爱好的方式来驱赶寂寞;三是使寂寞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人生的思考和理解。确实是这么个过程,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的充实,我们一般都会主动的去培养自己的一些兴趣爱好和寻找一些精神上的依靠,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篮球和影视剧,心情不好或感觉内心很受伤的时候,就会想去打篮球或者看一些影视剧,在篮球场上激励自己前行,通过影视剧来温暖自己,让自己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保持对未来的期待,以此来治愈自己。
当我们无法做到在精神上自给自足的时候,我们就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举动:1.虽然不主动联系朋友,但是短信查的比谁都频繁,就是不留言,不冒泡,只关注。2.虽然未能做到自己自足,但是伴随我们长大的,却总会有那么几个依托,不管是五月天还是周杰伦的歌,总是会经常听,走路听,坐车也听。3.如果有人主动接近我们,玩的还不错,我们就会变得说话做事非常的敏感小心,搞得很被动,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会让我们变得更加的紧张,时间久了,就会自动开启冷漠模式,把关系拉开,再次回到那种安静的,没有人打扰的世界,这是种社交消耗能量,需要独处来补充能量的人。4.自尊心变得很强,不愿意求任何人 ,同时内心也是比较敏感和脆弱的 。
其实没有人是愿意独处的,人是群体性的动物,人都有趋热避寒的本能。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孤独和独处似乎慢慢的变成一种常态,同时我们可能也会变得更加愿意独处,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给自己思考,让自己创作,因为这些都是需要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完成的。现在的我,有时在某些人多的场合,面对一些话不投机的人,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会觉得我乏味,但是我既不愿意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意为了迎合别人而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很显然,这样会很累。
以前也会想这样的自己是不是性格上是有缺陷的,但是随着对自我认识的加深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成熟,就能比较全面的看待这些问题。既然现在孤独已经是常态,那就学会在孤独中自我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