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尴尬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四个方面理论的尴尬,批评家的尴尬,接受的尴尬,作者的尴尬。批评家的尴尬则是最突出的问题。在文学批评中批评家是占主导地位的,但在面对文学四要素社会生活,作家,作品,读者时,批评家的位置就尤其尴尬。有批评家指出批评家作为职业已经在消亡。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模式就是“作品→批评家→读者模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批评家在整个文学批评过程中它上连作品,下达作者与读者,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批评家的尴尬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本身的尴尬。中国的文艺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发展是比较缓慢的。这与我们的理论与现实的文化、文学发展是有关系的。而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文艺学还基本封闭在一般性的概念、范畴中,或者限于对 西方理论的阐释中,还是启蒙的课堂文艺学。这也客观上造成了我们很难培养出文学批评中的“大师级人物”。
另一方面,,在文学批评的领域受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十分严重,批评家的言论以及对作品的钻研很多时候需要是符合社会的主流意识的,并且不会对现存的政治意识造成影响,必须在一定的的思想范围内来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样就极大地束缚了批评家的思想,从而导致了批评家的尴尬。
以上是都是从外部的时代局限与理论背景去分析批评家的尴尬,而更突出的则是批评家自身的问题。文学批评者的态度,素养问题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自身态度,素养不端正就不可能进行正确的文学批评。批评家比一般读者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因而也就应该有更高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求。而有些批评家则缺乏责任感,自愿成为商业写作的“吹鼓手”和“推销员”,成为媒体批评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作为批评家需要更强的责任心与社会担当。摒弃虚荣浮躁,沉下心来才能真正做好学问。
文心雕龙《知音》篇一开头就慨叹知音难遇,“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即正确的批评很难遇到。这就对批评家的知识素养提出了超高的要求。茅盾曾经说过:“批评家应当比作家具备更多方面的社会知识,更有系统的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更深刻的对社会现象的判别能力,然后才能给予作家以更有效的帮助”。而我们现在的有些批评家就缺少过硬的理论知识以及知识素养。,很多批评家缺乏对作品的真正感悟能力,无法对作品进行审美阐释和精细的解读,无法准确估计和判断文学创作的各种现象。这样就导致了批评家无法让作品与读者形成良性的联系,甚至会破坏作品的创作与读者的接受。
对当下文学批评的种种议论和指责由来已久,批评家的尴尬也只是文学批评尴尬的一方面。这种尴尬在未来很长的时间中都会存在,社会存在决定了这种尴尬的存在。所以说缓解文学批评的尴尬还有很长的一段探索之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