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职妈妈近一年,朋友问“不工作啦”,“是啊,能全心陪伴成长的时光也就这三年。”
天知道这三年有多珍贵,没有任何体制选拔的打扰,只要用心,家庭可以尽可能做到为了孩子的成长而非其他而负责。这三年,可以关注他的发展,他的兴趣,他的适应…这三年,孩子是个在成长的人,他不会被截断为一个个破碎的目标。
然而到了体制内,也许幼儿园还好,小学开始,孩子就会被作业、考试、升学束缚,而这些东西是一种叫做“标准”的产物,孩子在标准之上,甚至第一名第二名,那么他会被肯定被赞扬,如果孩子不慎在标准之后,那么他所遭受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许多学校的校训或育人目标都很好,成绩和升学率并未在此目标之列,然而我们常见的是学校教师需要为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揪心、焦虑,甚至施压于学生或者被同行和教师施压,却很少见一个学校的校长或教师在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在焦虑,比如有些学校的育人目标里有学生具备创新意识,也许他们也开设了一些创新教育课程,但你决计见不到如果有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还没体现出来时,他们会想尽办法去促进他们的创新。相反,如果他们的成绩不好,你会看到各种方法。
也许你觉得我在怪学校,怪老师,no.no.no,接触过不少老师,其实也都很有想法,然而那些成绩升学率确实压着他们,标准选拔只要存在,培养完整的人就是天方夜谭,因为一个人是不能用标准来衡量的。
正是因为这些各种分学科达标,成绩目标,升学率割裂了原本教育应该是将学生作为一个人,促进其成长的可行性。甚至于对于家长而言,目前也面临不少夺其陪伴孩子成长的压力因素,一个学区房政策就可以逼使多少父母各种加班跳槽,想各种赚钱法子,哪还剩余精力去了解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