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带cici去哈巴逻辑思维报了一年半的课程,送两期暑期夏令营,还有一套哈巴教具,总共花费大洋8999。回来细数cici的时间表,发现已经被幼儿园兴趣班,各种课外班占据得满满当当,我问她,跟你报这么多课你忙不忙啊,累不累啊,答曰不累啊,好开心。
好吧,当事人不觉辛苦,还未领略到上课补习这样的苦楚,我也只能尽其所能,金钱时间精力统统跟上节奏。与周围朋友聊起,才发现cici的课程算少的,很多孩子都有超过5项的课外班,一般的就有什么跆拳道,舞蹈,画画,钢琴,乐高.....还有些冷门高雅的譬如茶道,剑术,高尔夫......简直了。
cici的脾性慢热,敏感,不喜争斗,恐错恐输赢,但是心静身沉,顺从,听教,也因家庭环境形成了不勉强不苛求的态度,我们有意不去跟其他同龄孩子作比较,却因整个社会习性不得不让她要去置身于竞争的环境中。
孩子初生,对未来将面临的种种恍然不知,也不知道现在的这些有趣的课剥茧抽丝后的面目都有可憎的一面,各种课程试听后,孩子眼巴巴望着家长说我想上,大多数家长都会算计下费用时间距离,然后咬咬牙报了,之后就是漫长的坚持或是兴奋一时后的浑浑噩噩。我一直认为,如果家庭的经济能够支持门类繁多的课程收费,家长又有精力与能力配合课程,学了什么总比什么不学强些,可惜我不是土豪,又不想当鸡血的牛蛙妈,只能算计再三,择自己认为的优。
至于选什么课,大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免不了攀比与附庸,我觉得这都没问题,关键是千万不可是为了实现当年自己未实现的梦想,我见过很多妈妈带孩子学芭蕾学钢琴,代入感很强,恨铁不成钢,教训孩子说妈妈我当年没钱没条件学,现在你这么好的条件还不好好学,怎样怎样的,拉倒吧,您当年都没学出个什么,凭什么让你家孩子学出个什么金奖银奖十级八级的。
所以啊,我告诉cici也告诉自己,报多少课都不见得喂得饱一个孩子,也不见得这些课就能让孩子得到个什么实质性的成果,当然这是心态摆正,最终落到实处,谁还不愿意自家孩子能够成个钢琴小公举小王子,能够数学拿到100分什么的,哈哈
Take it easy & enjoy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