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饭时,发现大米又生虫子了。唉,年年夏天都要与虫斗争。找出细眼米箩,一边筛,一边把肥胖蠕动着的米虫挑拣出来,有的虫子太小了,粘在米箩上宁死不屈。筛了几碗米,就有点眼花缭乱,感觉颈椎也要犯病,赶紧撂挑子休息会。
真是好汉不提当年勇啊!
记得当年刚去长春读书时,咋也没想到,到学校第一件事就是不会吃饭。傻?我不是特傻,就是太笨了。那时去食堂吃饭,要提前用钱换钱票、饭票、菜票和面票。对于数学基本白痴的我来说,完全蒙圈了。
第一顿早餐,在胜似亲姐的学姐带领下,跟着拥挤的队伍好容易排到窗口,打了一碗白米粥和一根油条。食堂的大妈威严地拿着手里的大勺子,不耐烦地等着我在一大把花票子中数来数去,等不及我了,就伸出手十分利落地卡卡抽出几张,然后把又找给我一堆,一股脑儿扔我手里,嘴里大声喊着:下一个!后头的学长们乐呵呵地眼神好像在说我:这家伙笨的,一看就是新生!
学姐安慰我说,没事,慢慢就会用饭票了。
吃饭吧,刚吃第一口,就发现白米粥里有虫子呢,又不敢去换,只好用勺子一个一个往外挑,正挑得全神贯注的呢,学姐突然把脸凑到粥碗前,笑着对我说:“还挑呢?还像你在家时数米粒儿吃饭呀?抬头看看啥情况?”我不以为然的抬头一看,哎妈呀,刚才乌压压的人都哪去了?这吃饭速度跟抢劫差不多了。学姐一脸严肃,催促我快吃,不许看,闭着眼睛吃。我气哼哼的瞪着她运气,她干脆站起来走人了:“你自己慢慢玩吧,我得赶紧上早自习去了”。我记不清到底如何吃完第一顿早饭的,就是想着学姐吃得白白胖胖的,估计小虫这种蛋白质挺补人的吧?
万事开头难,不知不觉间,我也能快速分清那几种花花绿绿的票子了,喝粥时淡定自若,时间告诉我,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只是大补了四年的“高蛋白”,我还是个黑丫头,白胖的目标只实现了后一个。
想不明白,那时候的我们为啥那么积极上进,感觉吃饭都是在浪费时间,又为啥那么容易满足,能买到一张发面饼,就恨不得高呼万岁了。
想不明白,这时候的我们为啥同样努力,却总是做不到无怨无悔,又为啥总是觉得单位食堂饭菜难吃,虽然从来没有看见小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