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眼泪

        因工作的原因,经常会看到老师们写的随笔。有些老师写的文章,读来让人心生景仰之情。而有些文章读来却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其中尤以各类“流泪”文章最让人反感。


    作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教师要面对学生、家长、同事、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背负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当遇到一些让人感动的瞬间,“眼眶顿时湿润了”也是正常的。人有七情六欲,难免被某一句话、某个行为所感动。但所有的感动都有必要化成眼泪么?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些老师听了一场报告也能“羞愧地哭了起来”。他们写到,那是“为自己以往做法而感到羞愧”。羞愧也必须用哭来表达么?也许吧。也许这场讲座真的能够触及灵魂,真的是“一个灵魂触碰另一个灵魂”!可是,作为成年人的诸位老师,真的有必要把所有的感情都用眼泪来表达么?


    在老师笔下,写自己哭远没有写学生苦来的多,动不动“我的一番话,让某某同学深受感动,大哭起来”!或许老师的话真有这番教育的魔力,真能够让学生浪子回头,但您能保证学生是真正的因为羞愧而哭?


    还有些老师也许觉得让学生哭不过瘾非得让学生家长也跟着哭。“经过一番长谈,家长也留下了欣慰的眼泪。”动不动就是因为某件事情感动了家长,或者家长因为某件事情误会了老师而留下后悔的眼泪。现实中,也真的有家长因为老师的帮助而留下眼泪的。可是,这些真的是因为老师三言两语的教育而做到的么?


   在情绪的表达中,无论是哽噎、伤心、难过、感动、欣慰、激动、痛哭或者大笑,眼泪都可以作为辅助用来表达的。这或许就让人形成了通过眼泪来表达感情的观念了吧。可是,作为应该传递真实的老师,在不该哭的时候把自己、把学生、把家长写哭,不仅让文章失去真实的质感,也平白让不近人情如我者起一身鸡皮疙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