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最近新出了本书赵珩先生的《旧时风物》。近水楼台先得月,同事给了我本老先生的签名钤印本。那签名行楷真是太漂亮了,从这字上就看出世家风范了。
作者赵珩曾任燕山出版社的总编,老编辑出身,是我们的前辈。现在也到了耄耋之年,且还笔耕不辍,是我们这些晚辈的榜样。
同事告知我,老先生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文化学者。睹其文字,名至实归。
《旧时风物》文如其名,谈旧学,聊掌故,论书画,说京剧,谈吃食。
本来文人墨客谈谈天说说地,都是老路子,也谈不上啥新意,但是我感兴趣的更是作者的世家子出身,他的世家风范。
如果时光倒回几十年,这个也不稀奇。从1949年开天辟地开始算,也快70年了,所谓世家子越来越少了,几成绝响。时间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扫荡一切。
而赵珩先生他们估计就是最后一批的了,以后就没有什么世家子之说了,只有成功人士和富二代。
用第一人称写旧人旧事是需要实力的:世家的人脉资源是硬实力;文化鉴赏力则是软实力,还要有眼界和见识。
赵珩的曾祖、伯曾祖一辈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煊赫一时。中学历史课本中晚清”四川保路运动” 提到的四川总督赵尔丰就是他的曾祖父。稍具近现代史知识的人都知道,赵家在近现代史上,拥有特殊的地位。他的曾祖一辈“是人尽皆知,所谓一门三进士、弟兄两总督”,亲曾祖赵尔丰曾为封疆大吏和四川总督,与清朝倾覆、民国肇始有着直接关系,曾伯祖赵尔巽为东北三省总督,1914年任清史馆总裁,主持了《清史稿》的编纂工作。父亲赵守俨则以中华书局副总编的身份主持了“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点校工作。到得赵珩,爱好博杂,懂戏曲,擅书画,写美食,也是京城学养深厚的文化名人,素有”名士”、“玩家”的名头。
赵珩先生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50余位知名学人与文化大家的笑声泪影,一部浓缩的当代中国文化史。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树青、翁偶虹、邓云乡、吴小如、黄苗子、俞平伯等都是他的世家故交,从这个名单里可见一斑。
他从小跟着祖母去的西餐厅华宫的对面,一个是中国儿童剧场,一个是中国集邮公司,地利之便,连吃带玩,最终一个发展成了他终身的事业——吃文艺饭,一个变成了他终身的爱好——集邮大家,看来吃选对地方很重要。
投胎是个技术活,起跑线是不一样的,生于世家的,和生于蓬门小户的,你说起点一样?别欺负我没文化。
爹是要拼的,只是看你如何拼。
“戏单里是有学问的,生行的戏不能接着演,中间要插入一出旦行的戏;文戏太温,两出中间要插入一出开打的武戏或玩笑戏。目的都是调和一下,缓解视觉的疲劳。菜单的安排也是一样,要浓淡荤素分置其间,不使人产生味觉的单一,再好的东西,连续品尝也会腻。这也如同山水画卷,要有疏有密。或奇峰突兀,或柳岸芳汀,再以桥柯远岫点缀,云水草木贯穿,于是就达到了目的。菜单也忌堆砌,如此怎能主次分明?故有俗雅之分。中国菜的最高境界是‘和’,也就是平衡与和谐。”
赵珩是戏迷和吃客。没有从小的锦衣玉食,没有经济条件做背景,你天天吃水煮大白菜,好不容易才来一碗卤煮火烧,只看过天桥耍把式的,这能一样吗?
以吃蟹为例,他写道:“北京食蟹是在中秋前后……旧时北京一座小小的四合院落,秋雨初霁,新凉送爽,院中几畦盛开的菊花,廊下两株红透的石榴,室内也是盆栽的汉宫春晓或柳线垂金。三两好友,蒸一笼肥蟹,开一瓮陈年花雕,诗酒唱和,对菊剥蟹,是极快活的乐事。”
这用现在的话来说:哥吃的不是螃蟹,吃的是文化。
爹你可以不拼,但你不服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