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方法:时间交替法、象限整合法、化整为零法、善用拖延法。
时间交替法:
番茄工作法讲:25分钟工作,5分钟休息;连续吃上4个番茄钟,就可以休息半小时。这样的工作方式动静结合,张弛有道。如果觉得25分钟有难度,那么从小朋友写作业得到启发。
很多小朋友好动贪玩,不爱做作业,家长很头痛。我们就用“5分钟交替法”来转化工作和娱乐,也就是工作5分钟,然后玩儿5分钟;
慢慢地,你就训练自己工作10分钟,玩儿10分钟;
习惯之后,你再训练自己工作15分钟,玩儿15分钟;
这样很可能在第三个15分钟工作时,你就能持续专注地工作下去了。
象限整合法:根据拖延症公式:U=E×V / I×D,U代表效率,E和V是分子,I 和D是分母。这里的 E 就代表成功的信心; V 是对任务感到愉快的程度。这两个字母,一个代表快乐,一个代表意义。我们把它们拆解成四个象限:
快乐有意义;不快乐有意义;快乐无意义;不快乐无意义。
我们不会想做不快乐无意义的事;快乐有意义的事你会愿意做。
快乐无意义的事,你想做,但是不能做;
而不快乐有意义的事,大家可能就需要通过“自控力”来迫使自己做了。
象限整合法就是把无意义的事和有意义的事整合在一起来完成。
“化整为零”就是指:降低难度,把事务分解到每天最小的单位。
“善用拖延”指的是:可以用大的拖延解决小的拖延。在习惯的养成话题中,叶老师说过一个观点:习惯的养成从做一件有意义的小事开始。任务小,就不难实现。把事务分解成很小的,自己会心甘情愿去做的单位程度,然后再结合碎片时间来实行,这样就非常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