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债务危机0718:德国债务危机与恶性通胀
1、德国一战通过国内债券解决军费,并退出金本位,大量印钞填补财政赤字。
2、货币也是财富储存手段,每当流通的货币量远大于作为货币发行基础的黄金储备,以及投资者担心纸币贬值而急于将纸币兑换为黄金,央行要么减少货币供应(即收紧信贷),要么停止兑换黄金,发行更多纸币。央行几乎总是选择暂停兑换黄金并大量印钞,而不是选择收紧信贷,因为那样更痛苦。
3、在德国投降和被强索战争赔款之前,大部分是本币债务。帝国银行认为“敌国筹措军费最大的弱点是外债不断增加,特别是欠美国的债务。”(一战二战的英国就跟美国借了很多钱,后来美国也是怕英国倒了收不回来借款了。)
4、随着战争的发展,德国老百姓越来越不愿意购买债券,德国政府只能不停的印钞来征集军费,导致赤字更大,经济更加恶化。随着德国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马克没有下跌而是上涨,可以看出货币中信心的重要性。1918年下半年马克才开始下跌。
5、战争最后两年德国开始借外债,因为德国百姓不愿意购买国债了。
6、以下特征的国家容易发生通胀性萧条:
(1)没有储备货币;(2)外汇储备较少:防止资本外流的缓冲很小;(3)外债规模较大:如果外币的利率或汇率上升,或者以该货币计价的信贷供应出现短缺,那么债务成本就会上升;(4)预算或经常账户赤字规模庞大,不断增加:因此需要举债或印钞来弥补赤字;(5)实际利率为负:贷款人不能因持有该国货币或债券而获得足够补偿;(6)曾有过高通胀和货币总回报率为负的历史:人们对该国货币或债券的价值缺乏信心。
7、德国借了大量外债并需要支付战争赔款,德国外汇储备不足,实际利率严重为负,持有德国货币或债券的人几乎得不到补偿,这意味着德国将继续依赖借贷和货币化来支出与消费。最后,由于通胀率很高,央行超发货币,马克的总回报率为负,这一切已经开始降低人们对德国货币和债券作为财富储存手段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