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关于第四轮共修的话题, 开始策划启动, 林是个足智多谋又渴望成长的人,我想找她帮我看看,出出主意。
小林回复“自己很无力,帮不了我。” 要是以前的我,会客气的说“那好的,注意休息,谢谢啦。”正好刚结束教练课,我话锋一转,那跟我说说你的无力吧,于是便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教练。
林:看见你发的东西,就好像都是应该我站出来担当的,但是感受了一下,浑身无力,都是懒肉。
我:在你的生命中,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想承担,却不得不承担的经历吗?
林:想不起来了,现在连想都懒
我:(收到的是不想继续探索的意愿,停。)累的时候,需要完全的放松,然后有新的东西会出来。给我,给别人你能给的就好。给不了的,就接受自己给不了。全然的和自己在一起没有问题。无力一般是因为想给又给不动,不接纳自己给不了,内耗就更加累。
林:谢谢你。
我好像有一些执着的东西,自己认为是对的。必须要做。比如说和父亲和解。
(感受到了被理解之后的进一步敞开)
从我寻求帮助,转到了第一个论题:想要和父亲的和解。
林:我是头脑觉得需要和解。
我:恩。头脑要求自己和解才对,内心感受不想和解,产生内耗,很累。
林:恩。我认为和解就能越过现在的很多局限。和妈妈和解之后感觉很好。生活和身边的关系都变化了。
我:恩,你想通过“和爸爸的和解”解决现在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吗?
林:恩,所以就觉得和爸爸和解是下一个目标。是的,我感觉这是正确的路。
我:恩,如何跟父亲和解,你有计划了吗?
林:没有呢,感觉应该复训二阶。
我:恩,工作坊能给人很大的冲击,除了上课,你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帮自己达成这个目标吗?
林:我现在在找简单的办法。别复杂,别拖延。
我:想要快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吗?
林:想要捷径(一个恐怖的表情),(猛然看见)我现在怎么变成这样想的了呢?
我:聪明伶俐的人想要找捷径
林:是,说出这话就感觉到问题了。我需要停下来,静一静……
林:昨天和你聊天后感觉好很多。但是现在我想写助教班总结,可是静不下来,不知道从哪里写。
我们开始了第二个论题:为什么写不出来助教班总结?
推荐了一种自由书写方式,可以以“我不知道怎么写开头……”憋了一天后,开始了第二次教练。
我:在上课期间有什么触动到你吗?你回想到的是什么?
林:我感觉回想上课会紧张。上完课我就跟朋友去九华山了。这个课仿佛离我很远了,感觉怪怪的,我没救了。怎么办呢?
我感觉我是在懈怠和放弃的边缘……
我:你喜欢创新,还是喜欢反思?我感受到你做I迷宫的时候有创新,并且回来的路你也清楚记得,并不是不记得回来路的人呢。咱哪个活动对你触动大?
林:我想忘记这3天课呢。 我想回避一些负面的东西。负面的东西有一些不被接纳,不被理解的感受。但是我不想说,不想提起这部分……
然后开始滔滔不绝……
我:恩,这不就打开了吗?你想写一份真实的总结?还是写一份好的报告?你允许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吗?
林:我可以不写这些。
我:在生活中你是不是也不允许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林:写别的吧,好像就写不出来。
我:是,我一问你,你第一个说出来的是这些,说明这个对你有多重要。
林:生活中我就转移注意力,这个事情就忘记了。
我:我们都有各自的模式,没问题。但是这个让你难受的,你不去看,就卡在这儿了。
林:还有更多的让我不舒服事儿…… 感受到被强加,被劝说,被打压的感觉。
我:恩,这次课程让你感受到了被要求,被控制,又没被看见,是吗?
林:我是给自己设置了目标,但是我还没准备这么快去做什么。
我:恩,在写的过程,你想屏蔽掉自己的感受吗?你有多少次直接屏蔽掉自己的感受,还记得吗?
林:哎呀,我现在觉得好多了。我终于找到那些心里矛盾的点了。哎,可是我还是不想写。
我:恩,你可以选择,可以看见是自己的选择不去暴露这部分。不用再活生生的憋自己了。
林:你太棒了,完全是一个优秀的教练了。那目标该不该有呢?
我:跟父亲和解,不是我们能想象出来的,做什么特定的啥事情才能跟父亲和解。照顾好自己的感受,我猜你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候,一定没能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吧?那一定非常难受。有目标,但是还要回到生活中,认真对待自己,对待自己真实的感受。
林:恩,看到你的文字我好像呼吸顺畅了。
我只会写圆满大结局,我其实也害怕冲突。
我:我也害怕冲突。但是在这条路上,跑不掉的。
林:继续讲让自己堵的事情……我还需要进一步表达,现在感觉还堵,我去写,会更通畅一些。
我:恩,去写吧,允许自己充分表达。
1月21日, 林写好了总结发给我看。
我:恩,轻描淡写了一下。你在描述事件。
林:我太忽略自己的感受了。但是很明显的,我这一周带着情绪,回到家里,莫名其妙的傲慢,说话都带讽刺和挖苦的。
林:在课程期间,我当时是感受到情绪,但是没及时表达。我期望谈话最终会有帮助。
我:有情绪的时候,别轻易的跑掉。看见它,别放过。从我的角度看,让你不舒服的人和事儿对你帮助太大了,帮你看见了内在压抑的情绪。
林:但是都被堵住了。我在谈话的过程中,忽略自己的感受,想尽办法寻找出口。
我:很好的觉察。
林:我从东边想进去,被堵住了,受伤了,不理会,再急着从西边尝试进去。还是不行,要换个方向,最终遍体鳞伤了,只好放弃了。
我:恩。一直在寻找,不回到自己的感受。
林:是我让自己接受委屈,是我把委屈吸引来的。我对自己的委屈负责。感谢你的教练。
我忽然感觉到我对当事人的纠缠,索取我想要的结果,人家没给,或者给的不是我想要的额,我就还要,一直要,一直纠缠。然后受伤,越伤越重,失望、绝望,放弃……
这正是我儿时与爸爸的情感互动模式,难道我与爸爸的和解工作就以这样的方式开始了?那我只有感恩了。
我:你想要的都会来,只是也许方式不是你想的那样吧。
在这期间,小林给我反馈了关于共修的建议,包括我宣传文章的一些建议,我都收到了。
-----------------------------------------------------------------
2018年2月1日:
今天跟官继续聊昨天陪伴孩子的事儿, 上午提到了要找别人帮忙给自己带来的虚弱,无力。 继而又到了妈妈给自己造成的伤痛。 每次到了这个点哈,我就看见自己:义无反顾,拼尽全力的想要带她跟妈妈和解,说到最后,累得不行,先睡一觉去了。醒了恢复点力气,来跟她继续聊这事儿, 我觉得我掉进故事里去了,想带出来带不出来了,好辛苦。官儿给我反馈是我想的太多了。我是想怎么问她问题,所以会累。 这个我承认。 ——我看见我想把她带到我认为好的地方, 就会很累。
我没有看见这个人,我有一个想要的目标,设想的结局,我在竭尽全力带她去遇见那个美好。 太辛苦了。这是一个误区,也是让自己很累的一个原因, 要把人带出来,一个happy ending. 要不担心下次人家不来了,所以要给一个happy ending。 在对话时,如果有担心不能给个圆满结局,就会脱离当下,进入头脑。
我深表赞同。说完了这段,我发给官儿看我的日志(带着等着夸的心情),然后得到些许“打击”。
下午的对话和上午的对话相比天地之差。 上午我想带她去和解,差点把我累死也没成功。
下午什么都没想, 就是根据当下的发生真实的表达, 最后收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放下期待,很多时候会害怕什么都得不到, 但是这样的一天的经验下来,会让我慢慢放开自己,信任场域,信任一份我不知道的力量,那并不由得我想要什么。下午的这段对话,有很多的学习,最重要的一个体验是: 作为教练,要相信当事人都不相信的。 当她都不能相信自己有正面动机的时候,我相信她有。当她不相信自己的时候,我信。并且是真心的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