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宜春一所中学的高三年级进行“科学学习法”试点,以下是给任课老师和同学们准备的讲座提纲:
一、如何讲透各科概念?
概念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讲解,但不同的概念侧重点不一样:
1、该概念是如何引出的,学了有什么用;
2、该概念的适用范围(边界);
3、该概念是从什么角度得出的;
4、该概念在概念体系中处在什么层级;
5、该概念适用的前提条件;
6、该概念得出的角度及内涵(注意:内涵不能有遗漏);
7、该概念的逻辑起点(概念的根)。(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
二、概念之间逻辑关系
1、包含关系(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用已知的概念解释复杂的概念,培养学生严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归纳关系(从个别到一般,寻找共同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因果关系(不断查找原因,培养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查找问题症结的能力)。
既有的科学知识主要由以上两部分构成,熟练掌握以上知识,可以把高中的九门学科(不包括语文的诗歌鉴赏与散文阅读)打通。概念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推理的基础,语文的阅读与理解、议论文的写作、英语的段落结构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数理化与政史地的公理、定理、推论、性质、公式、函数、定律、原理等,都由这三个逻辑关系构成。
三、解答各种题目的通用方法
1、先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用科学语言列举出来;
2、如果已知条件不够用,再把相关公设、公理列举出来;
3、如果需要,设一个参照系(或坐标系);
4、如果还有需要,按照求什么设什么的要求设未知数;
5、运用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往结论方向推理,如果推不出结论,再用分析法从结论往已知条件方向分析,如果还与已知条件对接不上,再在对接不上的地方设未知数或作辅助线,直至把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打通。只要每一步尝试了各种可能性,且推理与分析逻辑严密,各种题目就可以推导出来。
李清振 201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