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里最常出现的就是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小到语言上的你来我往,大到肢体冲突,处理得当了,教育效果翻倍;处理不当,不仅有损师生身心,最容易老师出力不讨好。不妨梳理一下,处理学生矛盾时这样做:
1. 保持冷静:在矛盾发生时,教师扮演的是评判者和调解员角色,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让情绪控制自己,不要跳脱事外直接贴标签,这样才能能够客观、公正、理智处理问题。
2. 了解情况:处理矛盾之前要多方面、多渠道了解情况,真诚而真实的倾听在此刻最关键。询问学生们发生了什么,听取他们的解释和观点。同时,也要与其他目击者或相关学生交流,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3. 解决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矛盾。这就要包括调解、教育、制定共同规则等。解决问题的目标是未来向好,多想想“该做什么”比多指责“做过什么”更重要。要确保处理方式是公正的,并能够得到涉事学生的认可。
4. 促进沟通:矛盾往往是由于沟通不畅或误解而引起的。因此要鼓励矛盾双方的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并教授他们有效的沟通技巧。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观点和需求。
5. 引导反思:让有矛盾的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思考如何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同时,也要鼓励他们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为表现。
6. 建立信任: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信任关系。要让矛盾双方的学生感到被尊重、被关注和支持,最忌讳老师拉偏架、负面贴签。这有助于减少学生之间的矛盾,并促进班级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7. 提供支持: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要为矛盾双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可能包括提供心理咨询、指导他们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帮助他们制定改进计划等。
8. 保持联系:在矛盾解决后,要保持与涉事的学生及家长进行联系,并关注他们的进展。这有助于确保他们能够从矛盾中吸取教训,并在以后的表现中有所改进。
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需要耐心、理解和公正。通过采取适当的策略,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严格意义上讲,每个人生来都会与问题共生,遇见矛盾不可怕,用正向方式处理学生间矛盾,引导学生将矛盾变成成长的动力,这才是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