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的朋友懂一些中医知识,知道人体五脏与自然界四季阴阳相通应,那么一定也了解,主疏泄的肝脏与条木生发之际的春季相通应。通俗点说,就是春与肝相应。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春天是欣欣向荣的季节,树木抽枝发芽。肝脏亦是如此。
著名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肝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春季人体阳气升发,肝气也逐渐增旺,如果肝失疏泄,肝气得不到升发,就会出现肝火旺、肝气不畅的情况。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肝气不畅呢?大家可以对照下面的症状,为自己进行一个简单的诊疗。
首先,肝气不畅影响脾胃气机的升降,使人不思饮食、四肢乏力、懒少、泛酸呕吐。
其次,人的情绪方面也会受到影响,常闷闷不乐,忧思抑郁,严重的还会头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难以入睡,即使入睡了也容易惊醒。女性容易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脸色发黄,长色斑等症状。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了肝气不畅的症状,就是这些问题导致了你容易上火。那么应该怎样调理呢?
早春时节,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运动和情志三个方面入手。
饮食方面:要根据个人体质进行选择,如果你身体还算健康,那么我不主张你在春天大量的进补。如果你身体特别虚弱,也最好以平补或者清补为主,可以吃点鱼肉啊、鸭肉啊、甲鱼啊等等,尽量别吃海参和冬虫夏草等大补的东西,容易引起上火。
春季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另外还要多吃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比如西红柿、芹菜、茼蒿、白萝卜、柚子、柑橘等。不要吃狗肉、羊肉、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物,过于肥腻的食物也要少吃或不吃,更不能盲目地使用温补药物,以免加重内热,使肝火上炎。另外,为了保证营养均衡,切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液分泌异常,导致肝脏功能失调。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可以用玫瑰花、薄荷、红枣、菊花、陈皮来泡茶,有疏肝理气的作用,可适当选用,进行调养。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红枣莲子玫瑰粥,具体做法是:红枣5枚,莲子、黑芝麻各20克,生麦芽、高梁、荞麦各30克,玫瑰花3克。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至熟软。每日食用1次,疏肝理气效果很好,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试试。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就是要少吃酸的东西。
中医认为,肝主酸,所以适当吃点酸味的食物,有利于滋阴养肝。但一定不能过度,因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也就是说,适量的酸有助于养肝,但如果酸味吃得太多,肝气就会过于充盛而伤及脾气,进而导致肝强脾弱,久而久之使得脾气耗尽,损害脾胃。尤其在春季,阳气回升,过量吃酸味食物还有可能导致肝功能偏亢,出现头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初春季节,空气比较寒冷、干燥,人体容易缺水,故平时要多喝水,及时补充体液,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体新陈代谢顺利进行,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运动方面: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
那么,春季适合什么样的运动呢?
春季比较适合进行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其中散步、慢跑、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能够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运动之后,人体气血顺畅,吐故纳新不受阻,肝气疏泄正常,肝脏健康,身体也会跟着强壮起来。
但是我们要记住两个重点,一个是春季不适合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让身体过热过燥,容易伤及肝阴。另一个是春天温差大、风也大,所以在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防风御寒,尤其是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
情志方面: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所以我们要注意,春季养肝,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情绪上保持乐观,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同时也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肝脏方面有疾病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今天我们学习了肝脏喜调达,需要从饮食、运动、情志三个方面护肝养肝,才能有效预防春季上火。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