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校长说:“有没有灵魂是学校教育有没有境界之根本。”
明霞老师说:“生命的成长要经历生命觉醒,生命自觉,专业自觉,文化自觉四个阶段,方能破茧成蝶找回自我。”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的确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而有些人的特征被强化,有些人的特征被弱化。被强化特征的人成为强者,而被弱化特征的人就成为了弱者。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找回自己的过程,所以人的成长只有经历而没有对错。而在这个找回自我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无非是人、事、书,就像明霞老师说的那样。
似乎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几个关键的节点,而这个节点上都会有相应的人、事、书,你要读什么样的书?你要遇到什么样的事?你要碰到什么样的人?其实都是你自己在自己的生命中去选择,去碰触。
每个人都想在生活中做一个强者,做一个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想要做这样的人,就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如果我想在生活中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就得有这种我独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素质或许只是一个方面,而更多的应该是能力。想一想在生活中能让我立于不败之地的是什么呢?一份好的工作?一套房子?一辆车?其实都不是,能在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应该是自我。
我们大都想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老师当然要有自己的特色或者教学成绩好,或者是在讲课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没错。讲课中思维缜密,有创新是最应该具有的特色,但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哪些地方下功夫呢?课堂形式也应该是我们不懈追求探索的方向吧。曾经看过王开东的一篇文章——《乌鸦喝水》,非常形象的解释了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的存在,在这种方式中老师与学生都不觉得累,反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协调了人际关系,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和和谐,没有障碍。化有形于无形是一种融洽和谐的学习方式,里面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也没有卑躬屈膝的奴才型的学生,这也是我喜欢的一种方式。这不就是一种自然和谐的诗性教育吗?
老师给学生方法,其余的请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这样答案就不会只有一种,思维也会更开阔吧,在这样的合作探究形式下也许就会有产生形形色色的形式创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把握。方式非常简单,老师只给学生问题所在及方法,其余的请你们分工合作,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种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化为自己的知识,除了形式之外,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区别于其他老师的东西。除了写作之外,我还能为自己的生活工作做些什么呢?读书自不必说,还有什么是我应该做的呢,并且喜欢做的呢,还是从个人爱好出发吧,勇敢的找回自我。
敢于表现自己是一种特长吧,要有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和肚量,要相信自己,要知道自己很好,要有自信。精神心灵的成长与身体的成长一起发展的时候,就能够学会把一切浮出水面的真相及垃圾踩在脚下,并坚信自己能够成长并不断强大自己的时候,也许我们的世界就亮了,回到自己的世界,不再被虚幻的东西所困扰,所左右,或许这就是一种收获。
都说人生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我见了自己,目前只敢说见了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强壮自己的体魄,野蛮自己的精神,当你不再与这个世界为敌,也许世界会温柔的拥你入怀。
当时光,把一切记忆侵蚀成沙子,记得要勇敢的向前走,不要被沙子掩埋,没错,总有路过你世界的人,你也总会路过别人的世界,而我们要学会用心的珍惜那些给我们帮助的人。就如在会场上遇见柳校长,遇见魏校长,遇见卜老师,遇见林老师……
窗外,天高云淡,冬日暖阳带来了轻松与温暖。人来人往,似乎已然生于斯长于斯,清心静耳,而其实一切的相遇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