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年底,我都会写一篇年度总结,今年已经是第三年。
2017年,我从上海来到了深圳,头也不回地,跳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如果自己作为观众,去回看2017年的各个片段,主题毫无疑问会是关于改变,关于新的开始,关于懵懂的觉醒。
那一年的标题是“2017 · 平凡的我们”,因为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接触了更丰富的人,平凡二字,是一种对自己的反观。
2018年,这位平凡普通的金融人陷入困境,陷入焦虑,于是尝试开始了一段小小的创业,从职业的困境,到创业的艰险,让我收获最大的,其实是对于自己更深的认识。
那一年的标题是“2018 · 从观世到度己”,观看这个花花世界,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度己。
如今2019已经结束,和前两年不一样,今年的我,很是困惑,我还应不应该写下去,我为了什么而写,而我有什么东西可写,我又是凭什么而写。
似乎找不到那股写作的力量了。
寻找意义,从宇宙的角度来说,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情,但从人的角度来说,又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权当是一种审视吧,权当是一种记录吧。
更为简单者,权当跨年仪式罢。
在阴暗里走了一回
哲学的思考里面,关于自我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莫过于“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古家政”。
——“古家政”只是一个名字,如果我不叫这个名字,换成其他名字,我还是我吗?
——如果平行世界里的另外一个地方,有一个和我经历相同的人,也叫“古家政”,那我和他会有什么区别吗?
......
以前我并没有觉得这些问题很重要,起码,它很大程度上和我的现实生活没什么关系,做一个纯粹的洞穴人,欣赏石壁上的影子,又有什么不好呢?后面的火光和物体,有那么重要吗?洞穴外的世界,就一定是你想要的吗?
凡是哲学的问题,没有确切的答案,结果或许不存在,也不重要,思考的过程才重要,这个思考的过程,会让你更深刻认识自己。
一个人的名字,会潜移默化地对人产生影响,拿我的名字来说,“古”代表着保守、传承,“家”代表着家庭、初心、关爱,“政”则代表着事务、上进、正大。(在这里衷心希望大家不要把我的名字和“家政行业”关联在一起)
一直以来,我努力成为这样的人,努力地对得起这个名字,努力地对得起给我这个名字的人,这个名字也在约束着我。
若年份似天气,2019年之前,便都是晴天。
而2019年,是持续了一整年的阴暗。
在这一年里,我不得不说,我挣脱了这个名字给我的束缚,挣脱了理想主义的枷锁,割去了某一部分自我,踩上了一条钢丝,颤颤巍巍,诚惶诚恐。
佛系者言,人活一世,体验很重要,阴暗也是另一番风景,是风景,就好好欣赏吧。
我羡慕佛系的人,我羡慕乐观的人,我羡慕脸上没有乌云的人。因为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所以我羡慕。
我很努力地尝试欣赏今年所选择的风景,尝试去笑看今年所遭遇的阴暗,不得不说,我也曾经享受过这份潇洒、无束和勇气,就像小丑在长梯上肆意地乱舞。
但越往深渊凝视,便陷得越深。
我曾经以为,你是什么样的人,自然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其实恰恰相反,是你的选择,你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并不是发现而来的,自我是创造而来的。”
在2019的阴暗里,我失去了视线,看不清路,也看不清自己,越往深渊里坠落,我越变得无所适从,那个在光和热里长大的自我,被黑暗侵蚀的时候,仍会感到阵阵的痛楚,这股痛楚让我无法再麻痹自己。
于是我开始问最开始的那个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
我是古家政。
古家政又是谁?
......
这个熟悉的名字所诠释的我,究竟去了哪里?
我需要把他找回来。
我仰望,我敬畏
(诱惑)
赚钱,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很多事情的前提。
对金钱的直白,或者更为甚者,对金钱的表白,已成为大家的一种共识、一种潜意识,在这个追求真实的年代,人们不再掩藏自己对金钱的强烈需求和追求,对于金钱的反思,在今天,似乎变得虚假、无力、毫无必要、更无人爱听。
钱成为了很多事情的原因,我们总是把很多问题都归因到钱这个方面,虽然这是一种对生活真相的偷懒、逃避、盲目,但也是一种简化剂、安慰剂。
金钱很容易变成我们被衡量的标尺,即便有时候,我们确实会被这种金钱的直白所伤害,会有想要反抗的时候,但是我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原本可笑的方式,于是很快又会回归安静,跟自己说,成熟点,接受现实并努力吧。
我们因贫穷而容易自卑,进而因为自卑而胆怯、不敢表露情感、不敢真心交流。有钱如果作为一个优点,在这个优点面前,其他优点缺点都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更直白一点说,只要有钱,很多缺点是可以被原谅的,而一旦贫穷,就算有再多的优点,也只不过是对贫穷的一种弥补,而已。
这个时代给人的感受是,似乎只有变得有钱了,我们才有资格。
什么是资格,资格就是资本+人格,没有资本,谈何人格独立。
我们讨论金钱,我们喜欢金钱,我们痛恨金钱,但金钱,从来不是一个值得批判的对象,在金钱面前,应该被批判的从来都是我们自己。
我听过很多利益让人心变的故事,我见过很多被金钱蒙蔽双眼、从而做出错误选择的人,我觉得他们很愚蠢,我自诩一定不会是这么愚蠢的人,我一定不会是这么浅薄的人。
人这种动物啊,不在真正面临困难和诱惑的时候,永远不知道对自己原来的认知有多脆弱,我对自己的利益自信,完全不妨碍我在2019真实的诱惑中被屡屡教训,惨败收场。
当我们不能做到“大人不计小人过”和“富而不骄”时,真正的原因,常由于我们不是“大人”也不够“富”;我们不是缺乏那份修养,而是少了那份实力,与具有实力之后的泰然。
“我花了一辈子,去学会不要粗心”
2019年,如果要我对自己说一句真心话,我会说:“我很蠢,我很粗心”
我赚了一些钱,我也亏了一些钱,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这些钱本身,而是我在面临赚钱和亏钱时的种种可笑的变化,种种愚蠢的作为。
金钱能让一个人失去的,无非就是他从来就不曾拥有过的东西。
如果问我2019年,在金钱这一方面,有什么体会,我会说:“我失去了一些本来就不属于我的东西。”
(虚荣)
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有很多技巧和办法可循。
练习与外界打交道,有的放矢地社交,细心营造体面的生活,适当卖弄自己,只以美好的一面示人,压抑负能量,散发正能量......
在这方面,我们很多人都苦心设计了很多面具,用以装饰自己,或多或少地欺骗他人,当然,大家都是世俗生活里生存的人,营造美好的一面示人,即便有些许虚假,也无可厚非。
现代社会容易让认真老实的人过得拧巴,因为那些虚伪得漂亮的人、那些虚荣得细心的人,总是可以较快地得到这个时代的奖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无奈的认为,一味的认真老实,对于在这个快时代生存而言,并不是一个上策。
虚伪和虚荣,有它们的现实好处和效率。
我也承认,要做到虚伪得漂亮、虚荣得细心,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与敢于接受真实相比,虚伪和虚荣仍然是一件比较省力的事情,而且,怕就怕在,我们最终连自己也被这些装饰欺骗了。
可别轻易得意忘形,可别自己瞎感动自己,毕竟,这种好处和效率,只发生在得到别人的认可上,而且效果不可能很长久。
更重要的,从来都是,我们要得到自己的认可。
敢于接受真实,得到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这可难多了,需要修行一辈子的时间,无法作弊,无技巧可言,只有慢方法,只有笨方法。
"尽管她做一桩功德,都点一盏灯,却无论把灯放在脚边,悬在顶上,乃至以一片灯海将自己团团围住,还是总会见到自己的影子,甚至可以说,灯愈亮,影子愈显;灯愈多,影子也愈多。"
2019年的阴暗,就像一个漆黑的禅房,我得以静下来,反观自己的生活。
我已经花了太多力气,去点亮身外的一盏盏灯,去拂拭心中硕大无朋的明镜台,奈何独处时,总是望影自叹,满地尘埃。
我需要更多的修为,去移除心中台镜。
我需要点亮的,是心中那盏灯。
(自大)
运气实验告诉我们,站在塔尖上的基本上都是普通人,智力和才能在均值附近,他们能够攀到塔尖的最重要原因是运气好到爆,那些最成功的人,不是智力碾压你,不是比你努力,而是运气比你好太多。
实验中的运气完全随机,遵循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而现实中的运气,远比实验中的运气还要复杂,它带来的结果会更加残酷。
抛开这个残酷性不谈,作为人本身,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放在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这个实验起码告诉我们一个很有处世价值的道理:
永远不要低估运气这个原因。
当你做成了某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首先要认清,这件事情能成,运气占了很大的部分,别不服气,你自己可能觉得自己做了很多独特的贡献,但那并不是真实的,你要知道,肯定还有很多人跟你做了一样的贡献,甚至比你做得还要到位,可是他们还是没能成。
放大一点来说,如果你在某一个领域能够做到比较顶尖的位置,一定不是因为你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这个领域的竞争还没有足够充分,让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愿意参与进来。
所以说,如果你足够客观,足够理智,你就会知道,你完全没有资格自大,别人夸你的时候,你要学会说“只是运气好而已”,这句话并不是谦虚,它是很基本的事实。
几乎没有人有资格自大,这是从客观上分析的结果。
若从主观上分析,自大变得更有意思了。
看得见别人的自大,很简单,但是看得见自己的自大,却挺难,往往都是在得到教训之后才会明白,这一点我在今年体会尤其深。
相反,看得见别人的高明,看得见别人的好,看得见别人谦逊之下的努力和实力,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我们大多数人看待自己的努力时,往往加上了主观的放大镜,夸大自己努力的程度。
所以说,真实地评价他人以及评价自己,需要很多的修为!
好在,把时间拉长来看,这个世界从来不会以一时的成功论英雄,也不会以偶然的失误判输赢。人若没有连续持久的表现,往往很难被肯定,已被充分肯定的人,也难在一时被推翻。
诱惑、虚荣、自大,种种的这些障碍,就像是一座座高山,总是横亘在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路上。
往前走,就要翻越座座高山。
而2019年的我,无疑,还在山脚下。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没有遇到高山,我们只是还没学会仰望。
我仰望,我敬畏。
2019,小小的创业总结
2019年,关于创业,是感触良多的一年,如果要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我想会是:
真实的创业,并不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而是一个降落的过程。
关于创业这一部分的所思所想,我都写在了9月份发表的文章——《降落》里,如果大家对我写的教训总结感兴趣,可以前往阅读。
意思和意义
不同阶段,人所谓的危机,大概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突然发现数年坚持的生活突然不值一提,无趣、厌烦、怀疑,想逃离又无法重来来过,这些情绪突然到来,让人迷幻、失措。
常说,人到中年会有中年危机,其实,青年人何尝不是也有青年危机呢。
如果说中年危机是一种对“已得”的怀疑,对逝去的惋惜,那么,青年危机大概是一种对“未得”的怀疑,对逝去的恐惧。
二十几岁的年华里,我奋起追逐,我不遗余力,我曾经以为自己拥有着很多东西,我也曾经以为青春的念头会无比坚硬,年轻的光芒定会照亮所有陈腐和阴暗。
但时间到了,人也就慢慢实诚了,上一秒钟,我觉得自己拥有着所有可能性,拥有着全世界,下一秒钟,我却发现自己其实一无所有,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25岁之前,我不太看得懂这段话,25岁之后,生活对我的猛烈锤击,让我明白,我的黄金时代,也正在慢慢地消逝。
人的年纪大了,对宏大会有一种近似本能的规避,年轻人容易把这解读为逃避或者保守,我更愿意把它解读为一种踏实,一种更近的生活方式。
不像年轻无畏的岁月里,除了前方、远方,其他一切,皆事不关己,所以年轻的姿态总是能够那么轻盈,这种轻盈和曼妙,多么让我们怀念。
年轻时追逐的目标,坚持的所谓意义,是非常柔软但却靓丽的躯壳,它吸引眼球,但难抗风霜,生活终究会把这这层躯壳击打得分崩离析,让躲在这个意义躯壳之下的自我,暴露无遗。
这个自我,低估了生活的现实,高估了年轻时编制的这层躯壳,他长期忽视了内心的某些问题,于是在生活的疾风骤雨当中,弱不禁风,娇嫩的皮肤很快被生活的真实,强行撕裂。
当这层壳被击碎之后,我们就无法再回到那么轻盈的姿态了。
所以说,青春,大概都是在一场巨大的失败之中,宣告结束的。
在年轻的战场中,青春若是筹码,我们赢在了时间,我们也终究输给了时间。
我身边很多人,岁数大了之后,都会莫名其妙地开始喜欢听老歌,听那些年轻时候嗤之以鼻、甚觉老土的老歌,同样的事情,在我身上也在发生,我刚开始不晓得该如何解释,直到看到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不是老歌变好听了,而是我们变得有故事了。”
恍然大悟。
是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深度的审美。
2019年,毫无疑问,对我来说,是充满危机的一年,是被捶打的一年,是充分意识到自己脆弱的一年,但有意思的是,这些让我难熬的遭遇,也给了我一种深度的审美,给了我一种从未具有的感知力。
成熟这件事,大概是一个慢慢放下幻想、慢慢拥抱真实生活的过程,当我们把目光从遥远的幻想中,转移到生活的真实处时,会带来失望,但也会收获这种更深的审美和感知。
我想说的是,失望是暂时的,失望是主观的,而收获生活中的真实美,会让你更有为人的乐趣。
所以说,步伐难再轻盈,有什么关系呢,轻盈何尝不也是一种苍白。
是非成败转头便是个空,而敢于真实,生活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丰富、饱满。
转念一想,我们真的输了吗?
不,我们没有输。
不,我们确实输了,那又如何。
不,输赢,从来都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不,我们享受人生的乐趣,有何输赢可言。
即便,生活是最好笑的笑话。
即便,酸、苦、痛都要塞进黑色幽默里面。
即便,我们都活成了笑话里的倒霉主人公。
我们终究失去了年轻时坚持的某些“意义”,但是也收获了年轻时不具有的某些“意思”。
还挺有意思的,不是吗?
生活最美是如常
我时常也怀念那些简单纯粹的过往,校园的操场和走廊、谈理想的人儿、紧张而期待的约会、大开眼界的穷游、大学的第一天报到、毕业后的第一份offer、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薪水,等等等等。
那些最纯粹的生活时光,最纯粹的人,最纯粹的快乐,最纯粹的自己,我舍不得,我在乎,我怀念。
我来不及跟它们道别,于是,我后来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道别,我花了很长时间不再活在过去里,我也花了很长时间不再活在未来里,我花了全身的力气,才学会了活在当下。
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溺其中,而是从中找到了不可替代的力量,它们给了我如此多的滋养,让我不至于在现实生活的疾风骤雨中败坏枯竭。
我曾经以为,鲜衣怒马、簇拥欢呼、日理万机、力挽狂澜......如此等等,才是值得一过的生活,后来,我虽然也没有过上这种生活,但是慢慢地,我不再渴望这种生活,因为我越活越发现,幸福不过就是有着在乎的人,有着可做的事,它并不那么复杂。
企业家、科学家、作家、美食家、音乐家......我们处心积虑,想成为一个又一个的领域之大“家”,我们常常误以为成就感就是幸福感,但是啊,幸福恰恰跟这些前缀无关,幸福的基础是最后这个字——家。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活明白,幸福所需要的,不是辉煌,而是如常。
越是如常,人越容易不去珍惜,所以很多人都过得不幸福。
和生命中在乎的人,闲聊掰扯,享受美食,欢度时光,对我来说,便是成年以后最好的享受,再美好不过、再奢侈不过,人哪需要那么多头衔、身份和认可。
人活久了,会更用心地去看当下这个世界,天气、车辆、行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个熟悉的地方、一顿团聚的晚餐,是最普通的接触,也是最平凡的感触,却能时刻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真实的美好、感动。
所以,不必害怕开始,也不必害怕结束。
活在当下,此刻即永恒,最美是如常。
2019,我尝到味道了,我会记住这个味道。
2020,继续向上、向善、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