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也好,成人也好,趋优性一样。
这几天走访老师,随访学生有些观察。
观察一:教师客厅,目之所及多有各类书籍,随手可拿,随时可阅。入门即有种浓浓的扑面而来的书香。
观察二:从了解的情况看,生活通常比较有规律,较多的时间投入在孩子学习和运动方面,都有些远足的安排,孩子们普遍优秀。
观察三:家庭氛围温婉和谐,静静流淌的舒缓,让人感觉很安适。
观察四:基本都有暑期的自我提升打算或计划,比较能理解和共情。
观察五:学生都比较喜欢和班主任聊天,家长比较关心孩子们在校的生活。
观察六:家长和孩子对学校有认同,有较高期待,有很高满意度。
实践出真知,或者说在办公室里都是困难,走出去都是方法。 走入家庭感知到的和在学校感受的,有一些印象上的反差。深度了解到学校工作方面的一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空间。有人说教育也是一种关系学,师生关系好了,学生信赖教师,自然爱屋及乌。其实教育中的关系,还有行政团队与教师群体的关系,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有学校与社区社群的关系等。关系和谐,更愿意同理心更愿意包容,放大光环。我们有一位班主任,平时看似不温不火,却很能协调与家长的关系,在班级工作中就会发现,家长对她有很高的支持度,学生也会在与家长的互动影响中,乐于参与到班级活动。
学校智育起着关键作用,但智育不等同于单一的知识传授。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启智增慧,能有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教师教书育人,也不能只教书忘了育人。学校管理,同样不能只有管,还需要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