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位姑娘从小得不到父亲的认可,经常被批评指责,她潜意识就觉得自己没有性魅力,甚至做很多事情就是为了得到权威男性的关注、认可。她因而丧失了自己内在真正做自己的愿望和需求。
小雪就是这样一位姑娘,当她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她离做自己的愿望就更近了一步,她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把自己热爱的工作做好,而不是被希望认可的情感需求所主宰。
她说,自那次咨询之外,她可以更轻松的和权威人物平和相处,不必那么紧张。她不用像害怕父亲那样害怕权威又渴望接近。我帮她解构她和父亲关系中的恐惧害怕以及自卑。
我用了角色扮演的心理咨询方式,让她和父亲交流,也就是说,自己询问父亲的话自己扮演父亲来回答,这样几轮下来,她充分理解到父亲面对她的真实心情了,也对父亲产生了真正的理解。而这种深刻的理解也让她和父亲的关系产生和解,包括空椅疗法也有这样的效果。
而小雪因为早年和父亲不良的关系,让她在择偶问题上,很显然她对于同龄异性无感,所以她的先生也比她大一轮,和他暴躁的父亲完全不是一个性格特点。在和先生相处的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内心深处把先生当父亲来依赖,这无法促使她生命的成长,她作为个体的女性魅力她并不确定,而只有得到年长异性的讚赏,她才觉得似乎得到父亲早年的认可一样心里感到隐隐满足,直到她有一天她突然在咨询中意识到这一点,改变的动力也随之而来。
她领悟倒,她不必去请求父亲的认可,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她做事情是否享受其中最重要,而不是为了得到父亲般人物的认可才行。
我今天在厨房做饭时,突然想到,我们作为仅有一次生命的个体,应该是自由而强大,是谁在思想意识层面给我们捆绑了一层又一层的枷锁,让我们举步维艰。同样活一次,有人活出了富足和和生命的潜能,有人却经常被捆绑在自我受限意识的枷锁中。为何自己的生命被他人说了算?为了他人的认可,我们去做某事,包括我也是,为了得到权威人物的认可去做事,日日的意识新层次的蜕变,让我突然轻松了。觉得为什么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本来就是我的生命啊,我说了算啊。那一刻,格外自由而轻松,这种自在也会随着有意识而延展到生活的各个层面。
想想,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就该格外去了解心灵的发展轨道以及我们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对于生命最积极的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