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做Pre的时候,一个小伙伴提出了跟我完全不同的观点。恰巧七个人当中,我和他来自同一学校同一学院,两年大英课还在同一个班级,只是后两年专业不同罢了。
公司给定的话题有好几个,其中4个人都选了“共享单车的战国时代”这一话题。我从品牌的三个维度分析共享单车行业,认为一线城市的市场趋于饱和后,竞争过度,没有品牌的支撑将难以挖掘行业潜力,拓展市场。而这位反对我的同学,则是从共享单车平台吸引巨大流量,获得投资者青睐,从而能不断融资的角度来阐述他的“共享单车行业潜力巨大”的观点。除此之外,因为他在我后面进行展示,他还针对我提出的三个维度一一进行了否定。
当听到他在演讲时突然提到反对我的观点时,台下的我多少有点尴尬。但更多的是,我很佩服他的观点。首先,他的“引流注资”是我没有关注到的方面,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另外,他针对我的观点进行的反驳有理有据,逻辑性强,让我发现了自己论点的漏洞。
这就是让我觉得面试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的第一个原因:和同伴进行观点碰撞,了解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多样性。
面试也让我从其他人的经历当中更多的了解这个世界。听不同专业的同学描述他们的专业课程,如地质学的去深山采石头,鉴赏宝石,学法律的说商业社会中效率和公平的矛盾,金融学的跟你说借贷平台利息折现后的骗局……听每个人讲他们的成长经历、爱玩的游戏、喜欢读的书、做过的实习……说到咨询offer给的薪资、麦肯锡的离职率、深圳工资要比广州高多少才能达到跟广州相同的水平……如此云云。
面试还能听公司大佬深层次分析行业,两位合伙人分享对咨询的理解。从给客户出方案到当今的过程咨询,成效应该是咨询行业最看重的。行业里的几个外资企业也许名头响,却太在意短期业绩,导致近年纷纷兼并和转行。而做咨询,要看到成效则需要和客户一起去解决问题,不然,给出的方案客户不实施,咨询也就没了意义。
面试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不足:经历分享不够有亮点,会议记录没有整理完,PPT做的不够美,逻辑有漏洞,回答问题没用脑子……
面试不仅仅是公司了解我,也是我了解公司的过程。有时通过公司给的纪念品,能看到它是家很有底蕴的公司,有的面试流程严谨,让我觉得它是家专业做派的公司,有的呢,则是“坐车3小时,面试2分钟”,让我不得不怀疑它是家“暴发户气质”的公司。
不论结果如何,把每次面试当做一次独一无二的经历,感觉也学到了很多。
长大后的我渐渐有意识的去思考问题。就像几年前来深圳,只关注游玩的地方,而现在,我会去想为什么深圳会给大家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会发现,深圳的城市规划相比广州更加现代化,这也得益于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没有广州那些各色小摊小店,深圳大多数地方更多的是与CBD相结合,因而物价房价更高。当看到腾讯大厦、兰诺、创投等一堆大厦云集,地铁里行人穿着更加elegant,我会觉得这是个有活力、并且吸引着各色人才的城市。
总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因而大家在选择城市、行业的时候甚为严谨,但昨天朋友的一句话也让我明白,选择哪有那么多对和错,都是选择某个方向后自己这样或那样的行为,让多年后的自己,庆幸或后悔。
今日杂感。
完。